今年以來,金橋煤礦以“基礎管理達標年”“對標一流管理提升三年行動”活動為契機,多點發力提升基礎管理水平,力促礦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完善制度體系,夯實企業管理根基
金橋煤礦以“制度建設年”活動為抓手,完善制度體系,樹立制度意識,強化執行力度,建立責權明析、精簡高效的現代企業管理體系,進一步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先后制定下發了《“制度建設年”活動實施方案》及《關于進一步提升基礎管理的實施意見》,分階段實施“制度建設年”活動,通過制度摸排、排定計劃、營造氛圍、制度修訂、制度驗收、下發宣貫、實踐評價等全閉環流程,開展制度建設工作。
今年以來,該礦組織各職能科室認真梳理全礦各類管理制度100余個,按照“廢除、修訂、完善、新建”根據部門職責分工進行制度編制和修訂完善,截至目前完成制度驗收下發60余個,建立經營管理類工作標準45個,生產技術類工作標準32個,并印刷成冊。一方面通過理順關系、查缺補漏、總結改進,使各項制度更具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形成科學、規范、系統的管理體系。另一方面全礦各基層單位、職能科室各部門制度建設的自覺性進一步提高,牢固樹立了“人有職責、事有規章、按章辦事、違章必究”的意識,為形成與時俱進、操作性強、規范指導、貫徹執行到位的企業管理體系奠定了基礎。
完善考核體系,變“被動約束”為“綜合激勵”
為充分體現“按勞取酬、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工資收入分配原則,強化企業管理,提高執行力,該礦修訂印發了《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建立“績效決定收入”的內部市場化分配機制,促進礦井安全、生產、經營、文明創建等全面發展。
為把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深入、細致、系統、扎實地推行下去,該礦充分發揮井下現場“安全評估”、“績效考核”等政策鼓勵正能量作用和典型示范引領帶動作用,使管理方法從“被動約束”轉變為“綜合激勵”,職工行為從他律轉變為自律,職工綜合素質從思想認知轉變為行為體現,職工安全工作態度從“要我安全”轉變為“我要安全”,全面實現了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和科學化。
文化提煉統一思想,凝聚發展合力
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的根和魂,科室文化是企業機構高效運轉的潤滑劑。金橋煤礦以文化提煉,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做到民主與集中相統一,通過文化提煉,進一步提升職工對本科室區隊的熱愛之情,對本職工作的敬業之心,形成“聚人心 興文化 展形象 強管理”的凝聚力,打造科室區隊文化、管理品牌。該礦制定下發《關于開展區隊科室文化創建的通知》,引導督促各科室區隊認真貫徹落實:一方面,各個科室做到了文化上墻,另一方面,對科室口號進行引申,將科室文化凝練成一種文化信仰,形成指引職工的工作指南和行為規范,為企業文化體系的形成提供思路和方向。
劃分“責任田”,開啟“網格化+實名制”標準化管理新模式
根據集團公司地面環境衛生標準、物業管理標準,金橋煤礦制定下發了《金橋煤礦地面環境衛生量化考核實施意見》,出臺了《地面環境衛生量化考核標準》,成立“網格化+實名制”管理工作領導小組,通過“網格化+實名制”劃分地面環境衛生“責任田”,按照區域屬地管理和分管礦領導劃片包保的原則,加強日常對各級包保人員責任落實情況監督考核,對地面工廣區域、“兩堂一舍”、生產車間等作業場所實行責任包保全覆蓋,同時,在責任區顯著位置懸掛“網格化+實名制”管理牌板,徹底解決基層單位協調解決問題難、地面偏僻盲區無人管等突出問題。結合地面環境衛生量化考核標準,進一步明確各級各部門地面標準化管理職責和標準,做到人人身上有擔子、有責任,全面實現地面標準化管理工作重心下移、關口前移、全面覆蓋、無縫銜接,切實推進地面標準化工作再上新臺階、新水平。通過系列舉措,礦區地面環境衛生面貌得到極大改善,為職工營造了干凈整潔、舒心舒適、文明和諧的工作生活環境。
堅持內外對標結合,推動礦井管理實現新突破
金橋煤礦堅持內外對標相結合方式,帶著問題學習,借鑒他人優勢,發現自身不足,并對照礦井實際,引進先進經驗,進行思考、理解、吸收,轉變為企業自身的創新實踐。一方面對內開展經驗交流,組織基礎設施建設、安全生產標準化、采煤掘進、一通三防、地測防治水等各專業領域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到集團公司兄弟單位之間進行對標交流學習,通過好的做法互相借鑒、先進經驗資源共享,推動礦井管理實現新突破。另一方面將對標工作深入落實到部門、班組和崗位,建立并完善“對標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工作機制和考核機制,使對標工作制度化、常態化,融入到企業日常管理工作中,初步形成“走出去,引進來,學先進,求創新,促發展”的“對標一流管理提升行動”良好局面。
■金橋煤礦 馬忠濤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