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進一步團結帶領干部職工在打造千億級集團新征程中堅定理想信念,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以奮進的姿態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集團公司微信公眾號對集團干部職工在市國資系統“喜迎二十大 建功十四五”微黨課大賽中的獲獎作品進行展播。今天展播的是一等獎獲獎作品《三問王杰 再看熾熱初心》。
同志們,親愛的黨員朋友們,今天的這堂黨課,讓我們一起走進英雄王杰。
王杰,出生于1942年10月,山東濟寧人。1965年7月,王杰在江蘇徐州組織民兵進行地雷實爆訓練時,由于拉火裝置突發意外,危急時刻,王杰為掩護在場的人員,奮不顧身撲向炸點,壯烈犧牲。
每次講到王杰的故事,我都內心震動,更有數不清的問題,想問問他。
“王杰,你為什么要入伍當兵?”
(畫外男聲):1961年,我初中畢業,對自己的人生進行了思考,我在日記寫到“人一生,以服從祖國的需要為最快樂。服兵役為第一志愿。升學和參加農業生產為第二志愿。”
那年8月,王杰光榮入伍,分配到濟南軍區。來到連隊,他戴上嶄新的帽徽領章,高興地問指導員:“我現在是個革命戰士了吧?”指導員說:“外表上是像了,但要成為一個真正的革命戰士必須好好改造思想,學好毛主席著作。”于是,第一次領到津貼,王杰就去買了毛主席著作,夜以繼日地學習。
1962年,王杰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逐步成長為合格的共產主義戰士。
1963年8月,河北省遭遇洪澇災害,王杰所在的部隊奉命前去救災。那天,連隊去木料廠搶運木材。當時,木料場被茫茫的洪水圍困著,得有一個尖兵先探出一條安全的路來。誰去?
(畫外男聲):我!
王杰在齊胸的水中探索前進,好幾次掉進沒過頭頂的深坑,腿上、手上更是被在水下的鐵絲網劃傷。
“王杰,都流血了,你不疼嗎?”
(畫外男聲):疼!疼啊!可在一個戰士眼里,這點傷又算得了什么!我和戰友們順利完成搶運任務,施工用的物資保住了!
1965年7月14日,拂曉,王杰懷著愉快的心情,朝駐地人民公社民兵訓練場走去。
作為教員,今天他要教的是最復雜的地雷實爆訓練。為保險起見,王杰先是獨自到幾十米外的小河邊試爆了兩次,都是成功的。可集中教學時,充當地雷的炸藥包上的拉火裝置,突然失控。瞬間,生與死的抉擇交到了王杰的手里。
“王杰,如果向前一躍是死亡,你會怎么選?”
(畫外男聲):怎么選!作為一個有經驗的爆破手,我意識到了,爆炸即將發生,叫大家迅速散開臥倒?來不及了!如果我向后一仰,倒是有可能保住自己。但是,身旁還有12個兄弟呀!不,我不能把生的希望留給自己,更不能,把死的危險留給同志們啊!
就在千鈞一發之際,只見王杰兩手一張,猛然撲向炸點……
57年過去了,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中,以“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為核心的“王杰精神”始終熠熠生輝。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王杰精神過去是、現在是、將來永遠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要學習踐行王杰精神,讓王杰精神綻放新的時代光芒。”
王杰,這位人民的英雄,是從咱濟寧走出去的好戰士,更是濟寧人民永遠的驕傲。
在濟寧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讓我們學習、踐行王杰精神,齊聲唱響“王杰之歌”。
“王杰的槍 我們扛”
“王杰的歌 我們唱”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心為革命,永遠跟著黨……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心為革命,永遠跟著黨……
■金橋煤礦 孟冉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