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濟寧能源義橋煤礦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錦瑟年華扛起鋼槍,擔負起保家衛國的使命,脫下戎裝后,他們又帶著滿腔熱血投身到礦山建設,他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老兵突擊隊”。
從“松枝綠”到“工裝藍”,不變的是那顆服從命令聽指揮、不怕困難敢拼搏的心。今年上半年,“老兵突擊隊”在矸石轉載聯絡巷大坡度上山掘進期間,斜坡上人都站不穩,他們主動請纓,提前10天實現巷道安全貫通。去年,這支隊伍生產原煤36萬噸,占全礦總產量的46%,并保持了10余年零事故的紀錄。
綜采一區有個“老兵突擊隊”
攻堅時刻,他們主動請纓
義橋煤礦綜采一區現有退役軍人37名,占了區隊全部職工的近一半,于是 “老兵突擊隊”在這里誕生了,這一名字到現在已經延續了12個年頭。2022年,“老兵突擊隊”由綜采區隊職能向采、掘、安、撤一體轉變,上半年生產原煤10萬噸,回撤一個工作面,3-6月份累計完成掘進進尺241.5m。特別是在矸石轉載聯絡巷掘進期間,36°大坡度上山掘進,人都站不住,他們主動請纓,用保險帶吊著施工,提前10天安全貫通。他們面對陌生的工作環境和相對空白的業務知識,從零學起、從頭做起,學規程措施、學操作技能。工作中,更是發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精神。立足自身崗位奮斗在采掘一線,工作面回采、安裝、回撤、掘進、搶修、清淤,全都有他們的足跡。在經歷了炮采、綜采、綜放、炮掘、綜掘17個采煤、掘進工作面和回撤、安裝14個工作面的“洗禮”,他們已成長為一支能夠獨當一面、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綜合性團隊。
關鍵時刻,有我老兵。“老兵突擊隊”時刻把排除事故隱患視為頭等大事,嚴格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對施工地點開展全系統、全覆蓋大排查、大整治,全力護穩定、保安全,為職工提供安全舒適的作業環境。
工作面回撤時迎難而上
提前5天完成回撤任務
去年,“老兵突擊隊”面臨3307綜放工作面發火傾向大、運輸戰線長、頂板管理難度大等回撤困難,他們攻堅克難趕進度,分秒必爭,比原計劃提前5天完成回撤任務。在3307工作面回撤的關鍵時刻,“老兵突擊隊”積極請戰,放棄休班時間,帶動全體職工投入這場攻堅戰中。回撤前期打設的單軌吊梁多處出現問題。突擊隊班長田長金主動請纓,巡回檢修單軌吊梁,他帶領兩名工友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吊梁固定安裝使用的都是防松螺母,極難安裝、拆卸,還要站在2m高的馬凳上作業,加大了工作難度,在漫長的上山路來回檢查,不到10天的時間他便穿壞了一雙靴子,腳上磨出了血泡,最終3307工作面提前回撤完成,他榮立頭功。
2021年10月,由于5301膠帶順槽淋水嚴重,水泵損壞,水倉無法正常運轉,在這個緊急情況下,突擊隊班長趙昌龍第一個跳到齊胸深的污水里查看情況,及時將水泵移出,他顧不上污水灌滿的靴子和滴著泥水的衣物,立即開始緊張搶修,僅用1個小時的時間便修復了水泵,水倉恢復正常運轉。
把“無私奉獻”當成使命
只因“自己是一名軍人”
“老兵突擊隊”一直把“自己是一名軍人”的那份初心當成動力,將責任和使命扛在肩上,把“無私奉獻,創建愛心采一”作為自己的使命。工區職工王甲陽發生嚴重車禍,顱腦出血、脾臟摘除,讓本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了解情況后,“老兵突擊隊”的隊員們帶頭捐款,當把11300元捐款送到他父親手里時,老人頓時感動的熱淚盈眶。當已調離該礦一年多的職工時均波,被查出白血病,工區積極組織捐款9100多元,讓該同志深刻體會到了 “人走茶不涼”的團隊關懷。像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僅2021年,“老兵突擊隊”就走訪職工家庭12戶,看望慰問老人2戶,真正讓工友們深切感受到團隊的溫暖和組織的關懷。
在“老兵突擊隊”中,盡管每個人所從事的職業和崗位不同,發揮作用的空間大小不同,但他們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黨員,在各自崗位上履職盡責、無私奉獻,堅守著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2022年,“老兵突擊隊”隊長趙洪強獲得了“濟寧市勞動模范”和“濟寧市干事創業先鋒黨員”榮譽稱號。
文/圖丨何樹敏 楊飛(義橋煤礦)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