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陽光,世界變得溫暖,因為鮮花,生活變得浪漫,因為不斷努力,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從一名普通的車工到艾坦姆流體公司的技術達人;從平凡的工人到“濟寧能源工匠”,立足崗位,踏實奮進,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什么叫“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他就是濟寧能源2022年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數控機床“新科狀元”——趙明明。
追求極致,把工作當成愛好
測量、磨刀、裝夾、加工……車工在大多時候都是在日復一日地重復工作。每天都跟冷冰冰的鋼鐵打交道,同時還需要長時間站在車床旁操作,把美好的年華掛在了走刀上,對很多人來說,這門技藝既臟又累還枯燥。但趙明明卻微笑著說:你對工作的態度,會決定你一生的高度,把工作當成一種愛好,當自己在這個領域不斷做專做精,這個過程和成績是很讓人享受的。
趙明明今年36歲,2020年5月20日入職艾坦姆公司,擁有著近二十年數控加工經驗,他經常開玩笑地說,“我是在520當天入職的,這就代表了我對公司的忠誠與熱愛。”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趙明明先后帶徒10余名,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將自己的經驗與同事和學徒共享,為公司青年人才梯隊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同時工作中不斷地進行小改小革,為廣大工友工作提供便利。
在疫情期間,為了保障公司生產,滿足業主交付條件,趙明明帶領團隊擰成一股繩,心中有“艾”,眼里有光,內心堅定,充滿力量,攻堅克難保障公司生產經營,以堅定的信念,頑強的作風,克服環境惡劣,住宿條件有限,無暇照顧家人等諸多困難,最終取得了這場疫情防控生產攻堅戰的全面勝利。
更進一步,成就最好的自己
當成績公布的那一刻,趙明明坦言道:這次狀元終于屬于我了!記得去年的技能大賽,趙明明以微弱的分差屈居“榜眼”,雖然成績足夠優異,但在這個勝者為王的時代,亞軍終究不會被人記住,在這一年的時間里,趙明明立足崗位,最大限度提升自己的技術技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工作之余,他收集了大量關于數控機床的書籍和資料并仔細研讀,針對公司不同規格型號的設備,他都詳細梳理工作原理和技術要求,不斷實驗確認、動手操作,持續磨煉專業技能。每天雷打不動的學習,一頁頁手拓、筆繪的圖紙,一本本陳舊卷頁的專業書籍,這些都是趙明明成為“狀元”的必修課程。
“長時間加工大件,對于小件略微有些生疏,否則加工時長可能會更理想。” 回想起參加比賽的這段經歷,他的內心總是留有一些遺憾,十分感謝集團公司提供這個可以展示自我的平臺,給了一次鍛煉學習的機會,也特別感謝公司對于技能人才的重視與培養,想干事給機會,干成事給平臺,讓一批敢于拼搏、愿意努力的奮斗者有了發揮的舞臺,奪得“狀元”稱號,這對自己是一種莫大的認可,更是一種鼓勵。
趙明明在向大家分享工作經驗時說,好的車工一定要學會因材施刀,要磨好刀,首先得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要根據不同零件的材質、參數,選好刀、用好刀,同時還要認真做好工藝分析、程序編制等方方面面,把每一個零件都當作“藝術品”來對待,踐行公司“品質與藝術完美結合”的理念。
成功沒有捷徑,努力才是永恒
優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優秀的人更努力,對于實打實的技術工人來說,哪有什么“幸運”、什么“偶然”,任何一種成功,必然是經歷了“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歷練,離不開拼搏、奮斗與汗水。趙明明的奪冠也正是他臥薪嘗膽,標榜狀元,發憤圖強,堅定不移的朝著目標奮斗的結果。
十年磨一劍,趙明明敢挑重擔、踏實工作,用汗水、執著、智慧,成為集團公司職業技能大賽的“狀元郎”,實現了他人生成長道路上的精彩跨越。未來已來,行則將至,每一位艾坦姆工匠人堅守專注,在機床轟鳴聲中不斷精進,將一份份靜態的圖紙變成了一件件精致的工藝品,將復雜繁多的零件裝配成比肩國外產品的中國品牌。
在集團公司千億發展的浪潮中,艾坦姆人必當勇擔歷史重任,實現自我價值,以創新求變、拼搏奮進,助力企業揚帆遠航。
文/圖丨王新旭(艾坦姆流體)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