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相見,眼前這個小伙子身材瘦小、戴著眼鏡,給人一種文質彬彬的感覺,想到最初了解到的他的信息一一濟寧能源技術比武大賽采煤機司機狀元,突然覺得無法將他們聯系在一起。
王海濤,36歲,本科學歷。2005年初入煤礦行業,2018年來到金橋煤礦工作,一直從事采煤機司機的崗位上。這些年的工作經歷讓他從初為學徒,虛心請教的小伙子,通過不斷的學習和鍛煉,在專業技術方面逐漸的成熟起來。
剛剛接觸到采煤機,碩大的設備讓這位年輕的小伙心中充滿了怯意,看著師傅們熟練的操作,羨慕之余自己卻不敢動手操作,好學的他將學會采煤當作了自己的第一個挑戰。通過師傅的悉心教導和自己的不斷學習,他逐漸的從采煤機的結構到原理,從零件到構造都有了系統的認識。如何掌握割煤高度、如何控制煤量,在多日的鍛煉下,他逐漸開始掌握了技巧,動作一步一步的開始變得嫻熟,技術也變得越來越精湛。割煤高度是否符合要求、煤質是否達標,在他的心中逐漸的有了一桿秤。有一次,井下煤機由于速度過快導致扭曲軸發生了斷裂,作為采煤機司機的他主動請纓更換扭曲軸,進而能更好的去掌握煤機的結構和處理一般故障的技巧。當得知自己要參加集團公司舉辦的技術比武時,他瞬間緊張了起來,心中也變得忐忑不安。他害怕自己的技術不夠好,可是又不想錯過一次鍛煉自己的機會。在幾次的心理暗示和暗自鼓勁后,他終于愿意嘗試一次,于是,在以后的工作中,他越發的仔細和認真,每次的采煤,都嚴格的按照比賽的標準進行,高一點不行,低一點也不行,不僅要割平割直,還要錯過矸石,確保煤質。下班后,他就對每天的工作進行總結,把好的經驗和錯誤記下來,反反復復的研究。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多次的請教老師傅,直到自己弄懂為止。經過了多天的準備和反復的練習,他終于在比賽期間,以精湛的技藝得到了評委們的認可,獲得了采煤機司機的冠軍。
區長安保庫說,王海濤是一個“不安分”的人,是一個喜歡和自己“較勁”的人。2022年9月份金橋煤礦1306工作面過夾矸帶期間,由于工作面地質條件復雜,工作面采高低采煤機滾筒很容易打到頂梁,造成設備損壞,且存在石塊飛濺傷人的隱患,王海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一遍又一遍的試驗,摸索,并記錄每次試驗的數據。升井后犧牲休的時間,查資料、分析數據。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終于試驗出了采煤機在采碴時牽引、截割、搖臂升降的最佳速度協調比例,成功解決了采煤機工作時易碰到頂梁問題,消除了石塊飛濺傷人的隱患。這一舉措,不僅提高了采煤機的工作效率,延長了采煤機的使用壽命,更為工作面的安全生產保駕護航。如今,無論工作面的條件、煤質、頂板情況如何,他都能夠很好控制采煤機,保持工作面平直。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王海濤不僅僅是名普普通通的采煤機司機更是一位優秀的班組長,他沒有異于常人的本領,也沒有高于常人的智商,他就是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小伙子,憑借著一份執著、一份認真,書寫著屬于自己的那份無悔的青春。十年磨一劍,這位默默無聞的80后青年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煤礦工人創新實干、無私奉獻的優良品質,面對集團公司高速發展的新要求,新任“狀元郎”說:“不忘初心讓我牢記自己的使命,在技術上充實完善自己,不斷的突破上進,不僅書寫著我的青春年華,更是對企業的感恩和回報”。
文丨劉威(金橋煤礦)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