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至25日,我有幸參加集團組織的新聞宣傳報道培訓班,心里還是有點激動和緊張的。一批年輕、多才多藝的“文采高手”匯集,加上抖音、攝影、短視頻等對我來說又是那么陌生,我這個“70后”真是壓力倍增,怕辜負了企業對我的一片期望。
從事煤礦工作20多年,第一次走進躍進港、山東盛源公司和艾坦姆流體,對我來說觸動之大、感受之深,前所未有。雖然到來之前也有所耳聞,但港口宏大的場面和產業布局讓我驚嘆不已。正如講解員說的那樣,躍進港未來可期。作為高端精密金屬材料科技企業,山東盛源公司、艾坦姆流體的智能化生產線也讓我眼前一亮,魔幻般的生產工藝必將促使企業走向輝煌。看到這一幕,我的心境頓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我看來,這是一次全新的啟迪,也是一次全新的提升。
有人說:“想寫稿件,但沒有題材、也沒時間。”老師說這是典型的懶惰之人。培訓讓我悟到了尋找題材的“妙招”,那就是把單位干的工作寫出來,把亮點展現出來,善于尋找時間節點,還有單位舉辦的活動、科技創新、上級檢查等等。題材就在眼前,而你卻視而不見?總說沒時間寫,更是懶惰的表現。可以說,只要你想寫,就能擠出時間,這是心態在作祟,而不是時間問題。所以,做一個有心人、一個勤快人,那你的作品就會源源不斷。
想寫好一篇稿件,必須做到字斟句酌、段落清晰、主題鮮明。在這次稿件糾錯中,單位的稿件被發現有錯別字。這也是我這個“老通訊報道員”時常犯的錯誤,實實在在給我敲響了警鐘,也說明了稿件必須要做到嚴謹和準確。當然,要寫好稿件,必須廣泛閱讀、日常積累。特別是本單位的一些經驗、做法、小創新等,看似小,積累多了,總有一天會厚積而薄發,慢慢成為自己寫作的“食材”。如果你做不到日常勤于學習、善于積累,做不到擠時間多寫、勤練,那么你在寫作面前就會變得“孤陋寡聞”。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新聞報道的途徑也變得多種多樣,抖音、圖片、視頻號等被廣泛應用。通過培訓,我對新聞宣傳有了全新的認識,特別是圖片或視頻。這些都是由想而拍、由思而作。就是說:想到什么,才能看到什么。把攝影當作語言來表達,這樣的作品才會有滋有味。所以,我會摒棄年齡的代溝,注重和年輕人交流,多學習一些攝影、短視頻制作等技能,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更好地為企業新聞宣傳工作服務。
盡管培訓已經告一段落,但“發現”“思考”“創作”的聲音還在我的耳邊響起,提醒我在做好自己的工作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努力將此次學習的技術融會貫通,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用腦、用筆,努力成為一個稱職的通訊報道員,講述運河煤礦的故事,譜寫濟寧能源新的一頁。
文丨張建會 圖丨丁曉曉(運河煤礦)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