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寫作難不難?新聞寫作是件苦差事。
每一次寫稿時,我都有一種“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的感覺。我是基層區隊的一名兼職通訊報道員,在平時的寫稿中常常會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找不到內容的切入點,寫出的文章干巴、枯燥,達不到可讀的效果。
3月24日至25日,我有幸參加了公司組織的“新聞宣傳工作者”專題培訓會,對于我這個不善于寫新聞報道的新手來說,這次的培訓學習意義非凡。
走進寬敞明亮的會議室,投影屏上“濟寧能源發展集團新聞宣傳工作培訓專題會”的會標格外醒目,參加培訓的學員既有熟悉的面孔,也有陌生的面孔,能相聚在這里學習交流,讓我倍感親切和溫暖。這場培訓猶如一場及時雨,對我起到了撥云見霧、畫龍點睛的作用。培訓課上,培訓老師針對我們新聞寫作的弱項,結合自身多年的寫作實踐與體會,通過具體案例從發現新聞的敏感性、選題、構思、成稿等方面進行深入淺出、耐心細致的講解。
“想做一個好的新聞者,要有一顆熱愛的心和一雙敏銳的眼睛,去觀察生活,挖掘新聞點,用心用情才能寫出有價值的新聞報道,日常生活中要多讀新聞、報紙,從中學習新聞寫作的技巧,不斷積累知識、總結經驗,讓自己的新聞寫作由量變到質變的提升。”幾位老師的指導,對如何寫好新聞稿件讓我有了全面的認識,也讓我收獲頗豐。
寫作前要深度思考。有道是“學而不思則罔”,如果對所收集的素材資料不加以思考,那寫作也就毫無意義可言。寫作前要站在讀者的角度,因人因事找清寫作文稿的事由,帶著問題想,帶著思想寫,認真聽、認真記、認真想,整理出寫作的一條思路、一個方向、一個主題。寫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邊寫也得邊想著如何準確地表達出寫作的目的和情感。
新聞寫作要有嚴謹的態度。無論你是專業的還是業余的,都要追求新聞的真實性,不能捕風捉影,無中生有。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要不斷提高對工作的執行力、生活的理解力、學習的創新力,對發生在身邊的事要有敏銳的洞察力,要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研究考察,才能寫出最真實的新聞報道。
新聞寫作要多積累素材。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一篇好的文稿,就像建造一座房子,四梁八柱是關鍵,要做到“積沙成丘,聚水成海”,多積累精華文萃,做到腦子不空,筆頭不扔,多寫多練,自然而然的便可以寫出好的文章。
新聞寫作要精雕細刻。腳下的泥土是榮譽的勛章,筆尖的風云是時代的見證。日常寫作中,一篇好的文章少則修改幾遍,多則修改十幾遍,只有反復的修改、打磨,幾易其稿,用心去品,用腦去思考,才能用心用情寫出屬于自己特色的新聞稿件。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新聞寫作是艱辛的,也是快樂的,多一份耕耘,便多一份收獲,只要付出了足夠的努力,將來也一定會得到相應的收獲。這次的培訓,不僅讓我提高了寫作技巧,也激發了寫好文章的信心和決心。今后自己在文章寫作中一定要苦下功夫,將學習成效轉化成工作動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在普通的工作中發揮一個基層通訊報道員的作用,為傳遞濟寧能源好聲音努力貢獻自己的力量。
文丨楊永芳 圖丨肖淑慧(安居煤礦)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