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25日,我在集團公司黨校參加為期2天的新聞宣傳工作培訓,聆聽各位老師們的授課,就像一場“及時雨”滋潤了我“干涸”的大腦,激活了我對視頻剪輯、照片攝影、新聞采寫等多媒體認知的“腦電波”,點燃了我對做好當下新聞宣傳工作的熱情,備受鼓舞,受益匪淺,感慨良多。
鐘冬梅在培訓班上聆聽專業老師的授課
做好新聞宣傳人,要深入領會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宣傳是思想行動發出的指令,是企業文化軟實力,是推動市場的競爭力,是穩定發展的生命力。黨中央從1983年—2019年,36年間,曾先后七次出臺國企思想政治工作意見。可見,宣傳工作是在黨的領導下,為思想政治服務的生產力。必須充分發揮黨的精神引領作用,這是新聞宣傳工作的立根之本,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緊跟黨的步伐,做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基層,挖掘更多、更鮮活的新聞素材,用實際行動講好濟寧能源故事,傳播濟寧能源聲音。
做好新聞宣傳人,要正確把握新聞宣傳工作的關鍵點。打造千億級集團,是由千千萬萬的新聞關鍵點,經過“精雕玉琢”深加工,最后成為一個個閃亮的新聞焦點,由點成線再布面匯聚成一張“新聞網”,延伸輻射到外界,從而打響濟寧能源發展集團的品牌形象。我們集團下屬的每家企業的新聞視角,就好比那個不曾打磨的“關鍵點”,需要新聞宣傳人慧眼識珠把“關鍵點”從平淡中挑選出來,用自己的“金剛鉆”進行打磨。選題+構思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最終呈現新聞本身的價值,每個企業的內宣文稿都是源頭前臺,最后匯聚到集團公司融媒體中心終點站,延伸出一條用情采、匠心編、全媒發、科學控的宣傳報道“加工制作生產線”,因此要求宣傳內容精良,傳播有力,達到內聚人心,外樹形象,持續擦亮企業品牌的目的。
做好新聞宣傳人,要加大對新聞宣傳工作的審核把關。前面提到的宣傳報道“加工制作生產線”,是一項往返的閉環路線。如何快速高效運作這條生產線達到理想期望值?答案就在于精準把關,一次成型。源頭生產線一般來自基層宣傳人,具備基本寫作素養,是選材的直接人,要求是選題精準、構思創新、耐心揣摩、杜絕錯別字。缺點是格局小,站位低,看問題不夠長遠,需要拔高指點。剩下的每一道“門檻”審閱是一次比一次嚴謹,一次比一次完善,經過不同級別的領導審核把關,一篇文章呈現在讀者的眼前,這個過程起到了承上啟下的推進作用,即深入基層、了解下屬,又檢驗成果,凝練總結,日復一日的批改審閱,就會對企業每天的動態發展了如指掌,同時加快投稿成功率,強了“里子”,贏了“面子”,達到雙贏局面。
做好新聞宣傳人,要多掌握新聞宣傳工作的傳播媒介。在這個多媒體傳播百花齊放的時代,基本的文字功底已不能跟上時代的節奏,所謂一圖勝千言便是最好的詮釋,動靜結合的宣傳手法拓展了新媒體發展的廣闊空間,圖片+視頻+文字的組合方式使整個宣傳報道生動形象、一目了然。因此拍攝水平的提升、視頻剪輯制作成為新聞宣傳發展的必然趨勢。要多花精力,多擠時間,多下功夫,努力學習,補齊短板,要做到新聞宣傳工作的多面手,能寫會拍還會剪輯的復合型人才,我是視頻制作+拍攝的小白,這是我的短板,也是我努力學習提升的方向,知識的匱乏,視野的短淺,能力的不足,讓我有種學習緊迫感、壓力感、追逐感。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斷的學習新本領,才能適應新的發展。
做好新聞宣傳人,要提升修煉新聞宣傳寫作的基本功。在新聞宣傳工作的征途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是一個不斷提升、不斷突破、不斷創新的發展過程。新聞宣傳工作的主心軸不可移,新聞宣傳寫作的基本功要打牢固,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斷的用心創作,學深弄懂各種編輯手法,提高新聞采寫的水平,耐得住煎熬,受得了委屈,經得住修改,腳踏實地,切實做好新聞宣傳工作,成長為開口能講,提筆能寫的過硬“筆桿子”。
學習只有起點,沒有終點。2天的培訓結束了,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全體學員將帶著所學知識點,奔赴各自的工作領域,繼續尋找新聞閃光點,凝聚宣傳力量,為打造千億級集團同頻共振齊發聲,“充電續航”再出發!
文丨鐘冬梅 圖丨田超(霄云煤礦)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