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經驗不足的宣傳員,我曾對那些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情懷疑惑不解,直到有幸參加了集團公司組織的新聞宣傳工作培訓班,才找到了答案。
原來,那是宣傳員所具備的一種愛企、愛崗的情感,它始于職責,敬于信仰,忠于熱愛。所有的好文章、好圖片、好視頻并不是一蹴而就,那些看似簡單的本色表達、自然吐露,都注入了濃濃的情懷,對企業、對工作或對生活,那些好的作品細細品讀起來,真是余味繞梁,久之不散。
用“情懷”之光,照亮“宣傳”之路;宣傳的深度,重在表達“情懷”的深度。當我跟隨集團公司組織的“采風活動”走進盛源公司時,我親眼目睹了那些不計其數的“閥”產品,烙上了“中國制造”的大印,心靈上得到強烈的震撼,也不禁為之自豪,因為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精密制造產業園的愛國、愛企的情懷,也就從這一刻起,我找到了答案,只有熱愛才會有情懷。
以“情懷”為著力點,構思“宣傳”方向;宣傳的力量,重在抓住“情懷”的力量。在新聞攝影專題課程中,一張名為《我要讀書》的照片,竟然推動了希望工程的發展,改變了數百貧困家庭孩子的命運。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懷?圖片中,小女孩深邃的眼眸,充滿了對世界的好奇,攝影者也正是抓住了這一“情懷”特點,以一雙大眼睛洞察世界為視覺點,足以引起觀者的共鳴。坦白講,在沒有接觸攝影課程之前,我以為看到什么就能拍到什么;學習之后,才發現,原來是我們想到什么才能看到什么,是思維的深度決定了我們眼睛看問題的角度。宣傳工作要學會預測預判、提前思考,所謂剛剛好,就是要及時抓住某種感情的瞬間心境。就像老師所講,當攝影師的眼睛、頭腦和內心三點成為一線的時候才能拍到好的照片,按下快門的一瞬間,也是閱歷感悟對此時此地此事的瞬間總結,我覺得不僅攝影是這樣,文稿也亦如此。
以“情懷”為筆,書寫“宣傳”篇章;宣傳的水平,重在“情懷”的水平。總有那么一兩個視頻或是幾段文字,在特定的時間段里,讓我們百看不厭,甚至循壞播放、反復欣賞,因為片中或文中充滿了濃濃的情懷,比如視頻《退休職工的歡送會》、文稿《崗位需要什么樣的我》等作品,它們真的讓我很難忘,我會時常拿來回味,也會情不自禁的感嘆,他們寫的真好,拍的也真好,這些作品中,都透露出對企業、崗位難以割舍的情感,我覺得這種宣傳是非常有影響力的,既可內聚人心,又可外樹形象。
通過本次培訓,我切實感受到了“情懷”的力量,在今后,它將激勵我不斷向前,好好學習、用心感悟、學以致用,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名“有信仰、有情懷、有格局、有擔當”的宣傳員,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宣傳力量。
文丨孫亞曼 圖丨田超(霄云煤礦)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