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橋煤礦綜掘工區,有這樣一個班組,班組有職工14人,其中黨員2人,大專學歷8人,高級工6人,中級工4人。
該班組自成立以來,一直扮演著快速掘進的主角,不僅班進尺、月進尺評比遙遙領先兄弟班組,工程質量、標準化建設、“A”級班組建設均名列前茅。在班長程迎冬的帶領下,他們班就像一把尖刀,快速突破,攻堅克難,奮斗不止,時刻準備著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因此,他們獲得了一個特殊的稱號:“穿山甲”攻堅隊。
扎根礦山,掘進“穿山甲”初練成
2021年10月,集團公司響應國家政策,對外委施工隊伍進行收編。他們成為金橋煤礦大家庭的一員,這一年金橋煤礦綜掘工區程迎冬班成立,成立當天,他告訴自己也告訴班組,要珍惜崗位,要扎根礦山,要干出氣勢。
程迎冬中等個頭,身材偏瘦,卻總能爆發出不一樣的能量。在他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沉穩、干練與不服輸。他不太愿意說話,比起說話他更愿意仔細觀察、潛心鉆研、認真總結、親身操作,和工友一起“摸爬滾打”,苦練內功,用實際行動帶動班組前進。通過對比、研究、總結,在他的帶領下,班組很快度過了磨合期,練就了扎實過硬的技術,形成了吃苦耐勞、銳意進取的班組作風。
班組成員正在對物料進行標準化擺放
在掘進4316皮帶順槽時,由于臨近陷落柱,迎頭煤質異常松軟,一碰就嘩啦嘩啦往下掉,人員靠近都是問題,前探梁都用不上,頂板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控制,常規掘進工藝根本沒辦法施工。程迎冬率領班組迎難而上,通過仔細研究率先提出“人力手工”掘進的思路,利用多棵短單體交替往前臨時支護,在短單體與鋼梁的配合下,人工使用手鎬慢慢刨,刨一點支護一棵單體,施工一棵錨桿,再施工錨索加強頂板支護。
面對異常特殊的地質構造和施工環境,他們從頭干起,研究每一個環節,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實現快速突破,班進尺2米,提前2天順利通過陷落柱影響范圍。經過這一硬仗的“洗禮”,程迎冬班完成了蛻變。他曾這樣自信的說,我們班不懼怕任何作業條件,保證做到第一時間安全快速“突破”,用進尺說話。
勇挑重擔,掘進“穿山甲”再揚名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程迎冬班立足崗位、任勞任怨、團結樂觀、積極向上。比別人多吃苦、多吃虧,重活、臟活、險活,都搶著干,是他們一貫的作風。他們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誠服職工、感染職工、激勵職工。
班組成員正在交流掘錨護一體機的日常維護
2022年7月,金橋煤礦第一臺掘錨護一體機落戶綜掘工區4305皮帶順槽掘進工作面。新設備帶來了新挑戰,設備本身需要磨合,人與設備配合需要磨合,人與人各環節配合也需要磨合,人員操作不熟練、設備檢修跟不上,致使掘進速度提不上去,日進尺只有七八米。程迎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天下班后組織召開班組討論會,積極跟廠家技術人員學習掘錨機相關理論知識,梳理操作流程,討論操作技巧,研究細節配合,集思廣益。
他們井上學習井下實踐,先后解決了“錨桿鉆車使用1.2米長鉆桿施工2.4米長錨桿孔,需要退機接鉆桿2次,浪費工時,需要優化鉆桿長度為1.3米”和“鉆車操作手柄一排13個完全一個模樣,不利于盲打操作,需優化為長短間隔手柄”的問題。經過不斷的摸索研究,他們很快掌握了主動,歷練出了4名熟練操作工,班組配合默契,優化了作業流程,率先完成班進尺4米,吃上了該礦免費提供的“榮譽餐”,突破掘進進尺326米,實現掘進提效37%。
在去年7月底集團公司舉行的第一屆掘錨一體機操作技能比武中,副班長湯克龍更是發揮出色,以單棵錨桿施工用時3分46秒,相比錨桿機5分鐘提效30%,贏得了掘進支護工項目“技術狀元”,程迎冬班也正在用實際行動演繹著新時代煤礦掘進中的“穿山甲”精神。
文丨李正 圖丨孫歡歡(金橋煤礦)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