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運河煤礦洗煤廠自主創新改造的兩套煤泥入料泵防汽蝕電控裝置,已投入使用三個月,運行效果明顯。
技術人員現場設計加工金屬浮球連桿
由于受到原煤煤質變化及浮精高效分選雙重因素影響,尾煤泥水中泥化矸石占比率明顯提高,導致煤泥壓濾效率低、入料泵運行時間長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同時兩臺煤泥入料泵滿負荷工作,當煤泥水桶低位補料時,很容易產生汽蝕損壞泵體部件,除更換備件外,還會造成材料成本消耗。
對此,該礦利用304不銹鋼金屬浮球和部分電氣元件,自主設計防汽蝕電控裝置,并分別安裝在兩個煤泥水桶的上方,使其獨立運行。當桶位下降到一定高度后,浮球連桿上方的固定金屬擋圈就會觸動到防汽蝕電控裝置的限位開關,煤泥入料泵立即停止運轉,從根本上解決了泵體汽蝕問題。
“改造前,我們廠兩臺煤泥入料泵平均2個月就得需要更換前后護板、護套及密封組件,總計價值4萬余元。改造后,根據現在的運行狀況來看,至少能夠使用5個月,按此計算,一年就可以直接節省成本開支約15萬元。”運河煤礦洗煤廠廠長邵峰說。
文丨王秀東 圖丨周冰凌(運河煤礦)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