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繁忙的背影,都有一段追夢的故事,一滴滴奔跑的汗水,都將澆灌出未來,是他們用平凡的雙手,生動詮釋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美麗的時代強音。初心如磐,奮楫篤行,向每一位為集團發展默默助力的勞動者致敬!
趙洪強,現任義橋煤礦綜采一區區長,2019年被中共濟寧市委授予“濟寧市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2022年被評為“濟寧市干事創業先鋒黨員”;2022年5月榮獲濟寧市“勞動模范”稱號。2022年被山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山東省總工會評為“第二屆山東省退役軍人就業之星”。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退伍老兵,他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時刻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樸實的工作作風扎根基層,服務職工;作為一名基層管理人員,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刻以保證安全生產為基石,不斷加強現場工程質量管理,不斷促進現場安全生產標準化提升,帶出了一支能采、能掘、能安、能撤的“老兵突擊隊”
唯旗是奪做表率,以身作則提士氣
2022年9月,該礦單面生產,新工作面安裝,5301工作面超前支架回撤速度直接制約5302工作面膠帶順槽轉載機安裝工作,面對超前支架大部分管路接頭銹蝕嚴重,難以拆除,運輸路線長,巷道坡度大,作為“老兵突擊隊”隊長,他帶領施工隊伍分成兩個小組連續作戰,在井下一待就是10多個小時,歷經16天的艱苦奮戰,圓滿完成了5302工作面的設備安裝任務,刷新該礦綜采工作面安裝用時最短、標準最優、質量最好的紀錄。
2022年11月,在3309工作面安裝期間,他緊盯現場各環節,任何工作都是干在別人前面,他常與工友說:“我們要秉承張廣宇董事長提出的‘講客觀就是對抗命令,找理由就是逃避責任,講條件就是缺乏能力’的理念,堅持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換裝不換心,為企業筑牢第二道安全防線。”
破除瓶頸求創新,精心施工提效率
工作面安裝回撤歷來是安全生產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施工管理“最不放心”的工程。近年來,他帶領職工總結施工經驗,吸取管理教訓,不斷破除瓶頸求創新。以前安裝新工作面組裝液壓支架,需要施工36根起吊錨桿配合6個5t和3個3t手拉葫蘆人工拉倒鏈,才能將支架組裝完畢,其間施工起吊錨桿存在高處墜落的風險,使用手拉葫蘆起吊,組裝支架需6人配合才能完成,一個班下來,職工胳膊酸疼。
2022年12月,他帶領“老兵突擊隊”和施工人員在3309工作面組裝支架率先采用DQ50/0.5型氣動單軌吊組裝支架,自帶兩臺6.3t氣動葫蘆,6個控制閥就能實現氣動單軌吊的起吊和行走,組裝一臺支架僅需3人即可完成,每班節省3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
“老兵突擊隊”以實際行動激發了身邊同事們干事創業熱情,在區隊營造了“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的良好氛圍。
安全第一以人為本,安全標準強基礎
工區堅持“安全第一、以人為本”的原則,以安全氛圍影響人,以安全理念引導人。作為綜采一區單位負責人的他,一直牢固樹立安全生產是最大的經濟效益的思想,建立起完善安全責任包保機制,通過實施管理人員包保班組,班組長包保職工,一級包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確保上級會議精神和各項工作安排得到有效落實。
他積極推行安全生產標準化“四關”管理模式,提升現場安全生產標準化水平,通過微信群、安全標語、班前會宣貫、知識問答等形式,開展班組安全文化宣貫,同時組織“三違”人員現身說法活動,多形式、多層面、全方位強化理念滲透,并與親情教育相結合,將家屬安全囑托、全家福照片等制作成精美牌板,懸掛在醒目處,時刻提醒不忘家人囑托,關注自身安全,營造濃厚安全生產氛圍,使安全生產理念在潛移默化中入腦入心。
不忘軍魂再出發,奮勇拼搏爭第一。在趙洪強的帶領下,綜采一區以“老兵突擊隊”為典型引領,區隊干部職工上下團結一心、開拓創新、凝聚合力,以“不講客觀、不找理由、不講條件”,以“爭一流、爭第一、爭唯一”的精神,始終發揚能吃苦、能戰斗、能奉獻的精神,努力續寫著退伍軍人的報國忠企志向!
濟寧能源融媒體中心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