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號油缸正常,2號油缸收回延遲嚴重……5號油缸正常。”在義橋煤礦機電維修廠,電液控維修車間正在進行閥組調試,這樣緊張忙碌的情景每天都在重復著。
走進不足30㎡的電液控維修車間,一套套閥組被快速拆解、清理、打磨、維修、組裝、調試,已然小有規模。機電維修廠廠長仲波介紹,電液控閥每套閥組6片,含6個閥芯6個先導閥,每套采購價7萬元,全部更換新閥芯的情況下修復成本1.5萬元,平均每套可節約5.5萬元,年均可修復100余套,能實現創效550多萬元。
受井下水質和工作環境影響,電液控系統頻繁損壞,每次更換都需要7萬余元,每年花費大量資金。該礦機電維修廠仲波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便下定決心一定要成立自己的維修隊伍,把電液控維修工作開展起來。2022年9月,機電維修廠電液控維修班正式成立。
電液控班組成立之初,面對沒有資料、沒有技術支持、沒有專業人員的問題,維修專班各處查找資料,利用零碎資料對電液控系統進行分解、組裝、再分解、組裝,初步掌握了系統的構成和工作原理。沒有試驗儀器,便自主設計加工;沒有配件,便回收復用;沒有拆卸工具,便自己制作,經歷了多少的失敗和磨難,終于在維修專班成立的第23天,第一套電液控系統成功試運轉。
“我們班大多是女職工,原來拆解設備大都蹲在地上工作,除銹、上螺絲費時費力,現在有了閥件操作臺和動拆閥裝置工具,能節約近一半的勞動體力。”班組職工佟瑞方說,維修人員積極向請廠家請教,創新應用技術成果,加工制作了閥件操作臺,從拆解、清洗、組裝、檢測、閥組上架,在閥件操作臺形成規范化、流水線作業,極大地提高了勞動工效。
文丨孟祥潔 劉奉偉 圖丨王傳趁(義橋煤礦)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