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靠勞動,奮斗贏未來,只有奮斗的人生才稱得上是幸福的人生。每天,無論在井下還是井上,無論在辦公室還是設備旁,無數人的勞動、奮斗,匯聚成集團公司改革發展的奔涌浪潮,留下新征程上的溫暖印記。
俗話說,“為人不干活,吃喝難保障”。沒錯兒,咱們當員工的,就要做一名優秀的員工,把自己的活兒干好,把每件小事做到極致。活好,企業的效益就好,我們的工資才更有保證,所以:錢是靠勤勞掙來的,不是抱怨來的,更不是等來的。
“打鐵還需自身硬,工資要靠自己掙”。雖然我們是國有企業,歸根結底就是企業,企業拿什么來為大家發工資,那就是經濟效益。我們不像事業單位,不管工資多少,起碼旱澇保收,不用為生計發愁。所以我們只能在“爭”上下功夫,爭第一,爭一流,爭唯一,在“增”上謀突破,增業績,增效益,增貢獻,才能把落腳點放在“掙”上,那就是掙工資,掙獎金,掙福利。
《大學》中有言:“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如果生之者寡,食之者眾,都想著坐享其成,都想著保住自己的奶酪,奮斗的人越來越少,勞動的意愿越來越低,怎么能支撐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如何能激發企業的生機活力?我相信,只要我們大家付出努力,在自己的崗位上揮灑汗水,兢兢業業,業績上來了,工資自然就高了,幸福感也油然而生了。
近日,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段話,不禁讓我思考:日子再窮,不要掛在嘴邊,因為沒人給你錢;工作再累,不要抱怨,因為沒人替你干。請記住,小事要穩,大事要狠,沒人扶你的時候,自己要站穩。
所以:打鐵還需自身硬,工資要靠自己掙。
業績是干出來的,工資是掙出來的,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從領工資向掙工資,需要我們每個人從思想上轉變,明白掙工資是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同時也是創造企業的美好明天。正所謂“大河無水小河干,大河有水小河滿”,同時我們也要堅信,“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努力實現崗位匹配、崗績合一的自我價值。
說到這什么是崗位匹配、崗績合一呢?那就是上什么崗,干什么活,也就是說你賣什么,吆喝什么。比如我們花園煤礦從實際出發,年初制定了“1235”機電管理工作思路,即圍繞一個目標、做實兩項保障、突出三個重點、細化五項措施。緊緊圍繞這個工作思路,開展好每項工作。
“生如螻蟻,當有鴻鵠之志;命如紙薄,應有不屈之心;大丈夫生活在天地間,當以夢為馬,不負韶華”。當前,集團正處在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加快邁向“千億集團”的關鍵時期,這與廣大干部職工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工作是為企業干的,也是為自己干的”。希望我們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拼搏,然后把工資掙到手,把幸福帶回家。
文丨何娟娟(花園煤礦)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