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寧市總工會、市委宣傳部公布了關于2023年“濟寧最美職工”選樹情況的通報,龍拱港生產運營部智控班班長宋文慶被授予“濟寧最美職工”稱號。
而在兩年前,宋文慶還是一名煤礦洗衣房的普通職工,從煤礦到港口,這一跨度她是如何超越自我,練就眼尖、心細、手準的本領呢?
撕掉標簽,“煤二代”成為“港一代”
2022年,濟寧市黨代會提出“強力攻堅現代港航物流,更大格局構建山東對內陸和國際開放的橋頭堡戰略”,濟寧能源迅速行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壯大港航物流產業,推動龍拱港向智慧化集裝箱港口邁進。
與此同時,作為礦港融合發展的組成部分,距離龍拱港5公里的安居煤礦選派精兵強將前往青島港、日照港學習。宋文慶是一名入黨十余年的老黨員了,在安居煤礦的工作是清洗工人換洗的工作服,工作雖然普通,但是她積極善學,能認真負責的處理好每一天的工作,當知道有學習培訓時,她也是最先報名的幾個人之一。正是憑借著積極進取、踏實負責的精神,2022年4月,宋文慶成為了第一批前往青島學習的職工。
“第一次見到海港,我的內心只有震撼,這些四五十米高的設備,是我這個女工能操控的嗎?但是時間緊、任務重,我深知此次前來學習所背負的任務有多重,所以我們團隊稍作調整就投入到學習中去。”回想起第一次到青島港的時候宋文慶滿是感慨。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練什么精什么,帶著這種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宋文慶和其他巾幗先鋒隊的成員每天都不厭其煩地往返于課堂和四五十米高的大機設備。她們強忍了思念,曾經形影不離的孩子現在相隔千里;她們克服了恐高,每上一個臺階都是不斷地突破自我;她們埋頭苦學,為的是打破內河港口沒有岸橋女司機的傳統去創造奇跡。
奮戰一線,巾幗不讓須眉練就過硬本領
“回到龍拱港時,設備還未組裝,自動化程度也更高了,就像在別人家嘗到了甜甜的果子,回到自己家卻發現還要從種樹開始,一切都要從頭再來過。”宋文慶說道。
辦法總比困難多,宋文慶和巾幗先鋒隊員們堅持勤學苦練,每天都蹲在作業現場,觀察設備起吊的運動軌跡,動態記錄作業的詳細參數,通過不斷地調整視頻角度,不斷地抓取和實操,調整小車路線。龍拱港的作業現場沒有樹木可以遮擋太陽,豆大的汗水落在地上瞬間蒸發,面對困難她們沒有退縮,整整一個夏天的時間都奮斗在港口的最前線,保障了龍拱港在2022年7月31日順利進入聯調聯試階段。
2分鐘是什么概念?是半首歌的時長,是手機上刷一個短視頻的時間,但是在這2分鐘內,宋文慶與巾幗先鋒隊員們可以完成一次收發箱作業, 人工干預達到了100%的準確率,真正實現一抓一個準,自動化、遠程控制作業效率比最初提升80%,樹立了干事創業的昂揚斗志,凝聚了攻堅克難的強大合力,為龍拱港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華麗轉變,站在寬廣的舞臺展現人生價值
2023年全國“港口工匠杯”起重裝卸機械(集裝箱場吊)智能控制員操作職業技能交流賽上,宋文慶作為為數不多的女司機,與眾多海港選手前輩進行技能較量,獲得全國第九名的好成績。
“習近平總書記說,夢想屬于每一個人,只要有志氣、有闖勁,普通勞動者也可以在寬廣舞臺上展現自己的人生價值。2023年年底,我們將有10個泊位投入運營,我們每天都充滿期待,充滿干勁,我們正在實現通江達海的夢想。”今年5月1日,宋文慶在中央新聞聯播上這樣說道。
與宋文慶私底下交流時,她不止一次表示內心很慚愧:“我只是有幸被媒體報道,我是巾幗先鋒隊的一員,是龍拱港的一員,是濟寧能源這個大家庭的一員,我所經歷的事情也是別人經歷過或正在經歷的,做出的任何成績都離不開任何一個人的付出。”
通江達海的夢想不只是說說而已,以宋文慶、巾幗先鋒隊、龍拱港、濟寧能源為代表的“港航人”將錨定“走在前、開新局”的任務目標,強力助推大運河的港產城融合共建,為中國內河港航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文/圖丨周博韜(龍拱港) 臧盛博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