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金橋煤礦選煤廠去泥化項目開工,新系統投用后,大大降低了煤泥水分,提高了煤泥發熱量,生產出的煤泥變廢為寶再摻混至洗混煤中進行銷售,每年可創效565萬元。”在金橋煤礦選煤廠壓濾車間內,機電技術科科長楊汶泉正在巡查超高壓壓濾機系統運行情況。
據了解,金橋煤礦主要生產1/3焦煤,屬于寶貴的煉焦煤資源,年產尾煤泥約8萬噸。煤泥是濕法選煤工藝的主要副產品,煤泥水分高、發熱量低、粒度細、粘度大,易發生階段性滯銷。大量煤泥臨時堆放在煤泥晾干場,不僅占用廠區場地,而且嚴重影響廠區環境,汽車在運輸中也容易造成煤泥拋灑。加上生產過程中,煤泥得不到有效的分選,制約了精煤產率的提高。煤泥資源化、減量化處理已成為煤炭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針對這一問題,金橋煤礦歷時4個月,順利投運超高壓壓濾系統,實現煤泥全部回摻,有效解決了高水分濕煤泥堆放煤場污染廠區環境的情況,同時避免了濕煤泥汽運對沿途道路造成的污染,推動了煤泥的高效清潔利用,環保效益顯著提升。
超高壓壓濾機處理后的煤泥呈松散狀、不粘結,平均粒度30毫米到50毫米,表面干燥無粘性,分散性較高,可均勻混摻進洗混煤產品中。超高壓壓濾機處理后的煤泥水分約15%,較改造前提高1000大卡,做到了將煤泥“吃干榨凈”。
“今年以來,我們礦積極開展‘過好緊日子 才有好日子’的形勢任務教育活動,以創新求突破,向管理要效益,牢牢守住生態環保底線,自覺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運用于生產經營的全過程。”金橋煤礦機電礦長張海燕說。
文/圖丨孫繼業 楊長偉(金橋煤礦)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