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廣大職工的安全意識,有效避免各種安全事故的發生,金橋煤礦全新打造VR智能教育培訓中心、傷害體驗室、心理咨詢室,通過“沉浸式”體驗開啟了安全教育培訓工作的新模式。
“實景式”的警示教育
“VR安全培訓”是利用VR虛擬現實系統真實再現井下施工現場,并結合VR眼鏡實現動態漫游。職工只要戴上裝備,就能身臨其境感受違章操作后的嚴重后果。
“再靠近一點我就能拉住老王,就能救他一命了,掌握正確的應急逃生方法太重要了!”職工馬旭東在VR體驗水災事故后深感愧疚地說。體驗完后,他呆坐在凳子上,心里錯綜復雜。
金橋煤礦將VR警示教育系統中的14個崗位的危險源辨識和管控措施、10部事故案例、6個崗位的標準操作流程、2部應急避災實訓,針對不同工種不同崗位,制定了學習計劃。“沉浸式體驗”因違章作業導致事故發生時,產生的恐懼感和震撼感,讓職工“親歷事故、重返現場”,起到了深刻的警示教育作用,從而達到入腦入心的最佳培訓效果。
“沉浸式”的傷害體驗
該礦不斷探索創新安全教育形式,繼“VR安全培訓”后,又推出了“傷害體驗”安全培訓模式。
傷害體驗安全培訓模式是通過讓“三違”人員親身感受違章作業帶來的嚴重后果,促進安全培訓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傷害體驗活動可以模擬10余種傷害體驗,拄拐模擬腿部受傷的人走路;用綁帶將一只胳膊捆綁到身上進行“獨臂體驗”;把人用擔架抬著模擬受傷體驗……
“通過體驗腿部受傷,拄拐的感覺,使我感受到了違章的嚴重后果,提高了對安全生產重要性的認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會杜絕違章作業。”掘進工區的職工申軒說。
真實的事故總結和以往的經驗,更具有教育意義。“‘套餐式’傷害體驗活動讓‘三違’人員模擬體驗受傷后的生活,通過身臨其境的體驗,讓大家切身體驗到違章作業帶來的后果和痛苦,以此來提高安全意識。”該礦教培中心負責人說。
“定制式”的心理輔導
近期,該礦開展了全員心理健康普查活動,從800余份普查結果中發現心理預警人員近20人,在專業心理老師的帶領下做了沙盤游戲。這種治療可以繞過意識層面直接進入潛意識層面,繞過阻抗,直接進行心靈溝通,既有診斷作用,又有治療作用。通過沙盤游戲,心理老師了解了預警人員的真實感受,并對其進行了“一對一”定制式的談心疏導服務。
通過深入談話,得知其中一名預警人員因為工資上交問題和媳婦產生了矛盾,他又十分懼內,不敢跟媳婦交流,又怕說出去覺得丟人,心事都藏在心里,不愿與人溝通。
“調整到最舒服的躺姿,打開按摩模式,吸氣、呼氣,給自己的大腦放個假。”該名人員躺在舒適的按摩座椅上,耳邊聽著舒緩的音樂,在心理老師的語言引導下徹底地放松身心,消除心中的不良情緒,打算回家以后和媳婦心平氣和的好好溝通一下。
據悉,該礦始終關注職工心理健康,定期開展一線重點崗位職工心理健康體檢、咨詢疏導、心理健康干預和心理健康大講座等活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為職工撐起心理健康保護傘。同時,金橋煤礦針對不同工種,組織全礦職工到VR體驗培訓中心進行有序體驗,全力推進“心靈驛站”建設,打響了金橋煤礦心理服務品牌。
文丨王海峰 孫繼業 圖丨孫歡歡 王琳琳(金橋煤礦)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