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義橋煤礦強化生產現場管理,始終把安全標準化建設作為一項基礎性工程來抓,積極構建安全“標準化+”工作模式,全力推進安全標準化管理駛入“賽車道”,讓“標準化”成為聚焦礦井生產大正規循環“源動力”,助推礦井安全生產效率持續提升。
頂層設計,標準化提升有“思路”
以標保安、對標提升,義橋煤礦圍繞“安全、標準、效率、智能”四個內涵,按照“新賬不欠、老賬快還”原則,深入落實“以點帶面、典型引領、循序漸進、持續提升”的標準化管理思路,全力推進各系統、各專業、各區域標準化管理“無盲區”“無盲點”。
“我們下大力氣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提檔升級,目的是夯實安全生產基礎,提升專業標準和現場標準,不斷改善和提高職工作業環境,提高安全治災防災能力,實現本質安全。”義橋煤礦黨委書記、礦長毛慶福介紹。4月份以來,該礦通過落實“系統標準化整治、專業標準化整治、區域標準化整治”等措施,井上下生產現場面貌發生較大變化,促進了采掘正規循環穩步提升,生產效率穩步提升。目前井下已建成安全標準化亮點工程12個,標準化巷道8條,標準化硐室11個。
該礦依托標準化管理,牢固樹立“聚焦生產正規循環,安全是基石、穩產是基礎、質量是保障”的生產理念。4月份以來,義橋煤礦引導全礦上下樹立礦井生產大正規循環作業思想,定期圍繞生產組織、作業條件、采掘接續、效率提升等情況,通過分析影響生產正規循環的主要因素,從強化勞動組織、重點環節管控等入手,實施一次成巷、精準調度、動態考核管理,采掘工作面生產正規循環率平均為98%,較同期提升3個百分點。
過程管控,標準化提升有“深度”
安全生產標準化是礦井安全生產、工程質量、職工生命安全的根本保障。義橋煤礦堅持“工作一步到位、巷道一次成型”的工作理念,固化“上標準崗、干標準活”的行為規范,通過定標準、學標準、用標準,實現礦井安全生產標準化“質”的提升和“量”的突破。該礦副總工程師馬新偉介紹,按照創建本質安全型礦井目標,我們實施春秋季回風巷治理、雨季前巷道巡查及防治水普查等治本之策,完成普查巷道1.5萬米,實施43項量化整改工程,整修巷道200多米,實現巷道顏值和安全質效雙提升。
“一次掘進、一次成巷”是義橋煤礦快掘作業的一項硬指標,該礦剛性落實掘進提效考核辦法,積極構建“不達標、不開門、不生產”現場管控機制,按照“一切為回采服務”原則,掘進作業期間管線、皮帶、支護等安裝工程,按照“十六個一條線”施工標準,“一體化設計、一次性安裝”,創新實施“巷長制”網格化包保管理模式,實現采掘裝備共享,促進回采效率提升,倒逼巷道成型。
為了真正讓標準化建設成果惠及職工,義橋煤礦在3309綜放工作面軌道順槽安設了大功率制冷機。“我們增配高效干式除塵風機,優化礦井通風系統,3313工作面順槽單軌吊人行車直達迎頭面。同時,掘進工作面生產物料由單軌吊集運隊負責運輸至工作面50米,極大改善職工作業環境,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真正讓職工舒心工作、體面工作。”該礦安全監察部部長周海勇介紹。
加強考核,標準化提升有“亮度”
“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是個系統工程和全員工程,需要全礦上下持續努力,久久為功,才能達到‘內強品質、外樹形象、強安提效’的管理效果。”義橋煤礦安全總監田兆龍表示。
在義橋煤礦掘進工作面施工現場,單軌吊機車滿載物料運至掘進迎頭。“原來,支護材料需要職工肩扛才能到迎頭,現在單軌吊直接運送到作業地點,極大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提高了作業效率。”開拓工區生產班長王思生對智能化強安、信息化減人提效感受頗深。
今年以來,該礦多措并舉提高單軌吊梁鋪設標準,累計整治單軌吊梁1000余米,7月份對部分巷道運輸線單軌吊梁進行升級,更換加長重載單軌吊梁350余米,有效提高了單軌吊機車運行的安全系數和運行效率。同時不斷優化電動、氣動、柴油單軌吊運輸方案,深入落實單軌吊“一站式”運輸模式。目前采掘工作面均實現單軌吊物料運輸直達施工現場,運輸系統安全能力大幅提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質量的設備檢修維護,是保證設備健康運行的關鍵因素。為保證檢修質量,該礦積極推動日歷化檢修制度,各大型設備、運輸系統、供電系統全面實施“網格化”包保,通過落實機電檢修“旁站式”“盯靠式”和“巡查式”管理辦法,強化過程管控和考核管理,保證井下每臺設備都有人管,都有人查,實現常態化循環維護,減少了采掘工作面生產影響時間,保障了各班組正規循環作業。4至8月份,各區隊機電項目檢修率100%,檢修優良率90%以上,機電設備生產影響同比降幅10%以上。
“實施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和智能化建設,是打造現代化礦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通過標準化建設提檔升級,進一步優化系統運行,增強安全治災能力,不斷改善職工作業環境,降低職工勞動強度,推進智能少人、無人開采,筑牢強企之基。”毛慶福表示。
文/圖丨劉奉偉(義橋煤礦)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