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當前,安居煤礦C2317工作面進入回撤階段,面對艱巨繁重的回撤任務,全礦上下凝心聚力攻堅突破,承壓奮進迎難而上,用實際行動踐行責任與擔當,全力以赴打好安全回撤“收官戰”。
超前謀劃——通力協作的奮戰之旅
越是困難,越向前;越是艱險,越擔當。工作面停采位置,皮帶順槽運輸條件受限,所有設備只能通過軌道順槽回撤運輸,為此,該礦組織召開工作面回撤專題會議,對回撤工藝、勞動組織、現場管理及后勤保障等工作進行充分研判和全面部署。
“回撤工作順利與否,頂板管理是重點,輔助運輸是關鍵;末采期間要保證鋪網質量,創造有利回撤條件;回撤期間推進裝備升級,提高科技保安能力。”該礦黨委書記、礦長蔣凌強表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輔助運輸是回撤工作的關鍵,也是未雨綢繆的環節。該礦多部門協調聯動,超前謀劃,提前準備鋰電池單軌吊、氣動單軌吊、氣動葫蘆等起吊運輸設備,調研應用液壓支架調架裝置及遠程操控改造,優化設計單軌吊進切眼、支架換裝點等技術方案,集中攻堅運輸軌道、道岔及安全設施修繕,系統排查單軌吊機車及線路設施。科室與區隊密切配合,環環相扣,為工作面順利回撤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安全高效——群策群力的攻堅之役
人心齊,泰山移。工作面回撤前,從礦級層面到區隊內部進行了攻堅總動員,全礦干部職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錨定目標任務,在關鍵時期彰顯出善打硬仗、敢打必勝的安居精神。
安于現狀,只會畏縮不前;創新迭代,才能勇往直前。為降低職工勞動強度,提高回撤施工安全,該礦在回撤工藝上不斷革新、大膽探索,積極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果斷決策使用液壓支架調架裝置。綜機科與綜采工區提前在地面組裝、操作模擬,僅用2天時間順利完成井下安裝調試,為液壓支架安全回撤鋪平了道路。此外,該礦對調架裝置、掩護支架、待回撤支架操控方式升級改造,實現遠程操控,提高回撤本質安全水平。新工藝的運用效果立竿見影,重達29.5噸的液壓支架實現安全快速靈活調向,通過單軌吊整架運輸,實現了回撤的安全性、連續性、高效性。
“應用液壓支架調架裝置后,回撤調向時間由原來的40分鐘縮短為20分鐘,作業人員由原來的7-8人減少為3-4人,提高了回撤效率,減輕了勞動強度,全部采用遠程操控,實現了工作面回撤的本質安全。”該礦綜采工區負責人秦魯說。
能打善戰——眾志成城的拼搏之路
明思路、定目標、抓落實。工作面回撤期間,該礦嚴格落實“一壓實、五提升”工作要求,以開展提升運輸安全“大會戰”為契機,探索實施“12345”安全管理模式,圍繞“打造本質安全標準化回撤工作面”這一目標,錨定“標準化、自動化”兩個方向,抓住“回撤點、換裝點、拆解點”三處關鍵地點,緊盯“單軌吊、地軌、井口、地面”四條關鍵線路,提升液壓支架“抽、調、拉、運、拆”五道工序自動化水平。
“整套液壓支架重量29.5噸,共分解成5個部分,需要拆卸20個銷軸、上百根高壓膠管,有的膠管接頭生銹嚴重,拆起來比較費勁,用力過猛容易折斷U型卡。”該礦綜采工區職工王憲勇說,“我設計制作了一個專用工具,用起來非常方便順手,這樣就能圓滿完成當班兩臺支架的拆解任務。”
困難面前豁得出,關鍵時刻沖得上。液壓支架拆解現場忙碌有序,綜采工區施工人員各司其職、相互協作、緊密配合,充分發揚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安居精神,9臺氣動葫蘆齊頭并進,支架拆解工作有條不紊,確保了工作面回撤的連續性。
文丨郝學鋒 圖丨趙海虎 步長宴(安居煤礦)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