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融匯物產聚焦業務發展,以貿易為點、物流為線,深度布局物流網絡,持續推動物流業務精細化管理,培育物流新質生產力,使之成為集團公司發展的“加速器”。
強化運輸保障 運力精準計劃
融匯物產通過系統梳理港港聯動物流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下發《強化物流精準管理通知》,優化港口卸貨時效、運力匹配、精準計劃、運價管控思路。運用數字化系統,提高管控精準效率,實時調度與溝通,監測集疏港量、船只報港信息、物流系統船只實時進程,提升船貨的精確匹配效率,達到船貨精確匹配,運價統籌管理的目的。
統籌船運運價,落實對運價的知情權、調整權、監督權、控制權。下一步,將通過網絡貨運平臺的運作,實現對貨主與船東的直接聯系,強化對運力資源的掌控,把握運價的主導權,實現集團內運輸業務的透明化管理。整合京杭運河運力資源,把京杭運河內3萬條船舶納入平臺,形成京杭大運河運價指數。
以物流平臺為抓手,實現全過程的協調和監督。健全物流問題報告機制,安排專人對接港口裝卸時效、物流運輸時效及運力保障;落實精準物流要求,規范中交潤楊裝卸作業流程,確保裝卸各節點流程可跟、可看、可查。不斷優化港口資源管控,助力港口效益提升。在運河堵閘情況下保障了梁山港每日4.5萬噸煤炭的發運;梁山港及權屬港口發運量不斷增長的新常態下,運輸各環節仍能高效運行。
多重管控外部倉與港口 庫存精準管理
針對不同類型的風險點,對鋼材、糧食和煤炭等外倉,實行“一類一外倉”的分析。整體上從供應鏈思維出發,結合國央企貿易規范相關標準、營收全凈額法確定依據確定控貨單證資料。在特定品類上,對季節性糧食產品實行前期外部倉庫準入、中期收儲封倉監管、后期現場盤庫以點連線的管控思路;針對鋼材等標準品類貨物,重點關注倉儲信息化程度,對貨物的出入庫及合同約定單證進行管控。
將外倉按風險等級分級,確定關鍵監管倉庫,提高貨物交付流程的完整有效性,加強貨權防控風險的能力。核對大宗平臺庫存準確性,減少與實際庫存偏差,通過物流運輸控貨、第三方倉庫數字化提單、延遲到發貨鏈條分析等多元化管控措施,實現一季度長期庫存數量由64.97%占比下降至45.02%。
在港口庫存上,將經營指標與庫存指標相結合。對各港口2024年吞吐量任務目標進行分解,并設定相應的任務量,以達到庫存平衡。從多個角度對港口庫存結構進行梳理,實現港港聯動一體化綜合倉儲。圍繞存儲時間、業務模式、客戶量級等方面,全方位優化港口庫存結構,以長期在庫庫存清理為發力點提高倉容,明確庫存周轉要求。理清用好庫存數據,讓庫存數據能更好地為經營決策服務。
創新工作模式 回程貨與多式聯運專班精準融合
制定“貨在哪,業務從哪開發;船到哪,貨從哪回”回程貨融合運營方案邏輯及架構。通過物流與貿易相互補益,做到分銷路線上游有產品、物流能匹配、下游有需求;回流路線上游有需求、物流能匹配、下游有產品。
以完成回程貨任務為導向,把控回程貨重點方向;以增加進口箱量、增加海運箱量,深耕南貨北運市場為開拓重點,提高重箱率。明確增量目標和策略,業務橫縱向同步開發;增量現有重點開發品類,開發周邊同等需求品類客商。深入調研回程貨市場需求,開發自營航線回程貨,推進陸改水;系統梳理發運條件匱乏、協同資源能力較差的卡點,點對點制定解決方案。
向“新”圖強,聚“鏈”成勢,下一步,融匯物產將繼續培育物流新質生產力,強勁推動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帶動效益提升,以物流鏈深入貫穿業務鏈、產業鏈,推動各方的協同協作,助力集團公司形成以“物流促貿易”新格局,帶動貿易開疆擴土。
文/圖丨崔瑩(融匯物產)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