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濟州港區糧食產業園小麥收購現場,一輛輛滿載小麥的運糧車排起了長隊,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扦樣、驗質、過磅、結算,檢驗合格后,根據品種進行分倉入庫。在卸糧區,翻板車抬高運糧車,金黃的小麥通過皮帶進入庫房,隨后經過一系列加工程序,這些小麥就將出現在全國各地的餐桌上。
糧食大戶張先生有著10余年的種糧經驗,最近兩年他都選擇了跟濟州港區糧食產業園合作。“今年我種植了500多畝小麥,今天送到糧庫小麥大概40噸,在這兒賣糧食,效率高,結款及時,從不欠款,很放心。”
據介紹,產業園根據小麥蛋白質含量、水分含量、容重、色澤、角質率、粉質率等指標的不同進行分級收購,分別入倉。“每一車入庫小麥都要經過嚴格的檢驗,確保質量合格才能入庫,在質量檢驗方面我們也引進了智能化設備代替傳統人工檢測。”倉儲部門分管責任人王昕鵬指著不遠處的扦樣機介紹說,“扦樣指的是從大量的小麥中,隨機扦取適當數量的有代表性的樣品用來檢驗,傳統人工扦樣效率低下且容易使檢測結果受人工因素影響,而智能扦樣機只需一鍵啟動,就可以全自動完成車輛識別、扦樣點智能隨機布設、扦樣取樣、設備復位,全過程無人工干預,效率提升60%以上。”
為做好今年夏糧收購工作,滿足群眾售糧需求,產業園提前騰倉并庫6萬余噸 ,騰出足夠的倉容保障夏糧小麥收儲,同時提前籌措資金,24小時內售糧款到位,確保不給農民“打白條”。
“我們提前制定了多套收購預案,做好了收購區域對接、設備維護、人員組織、倉容調度、資金籌措等各項準備工作,做到‘人等糧、機等糧、倉等糧、錢等糧’,確保‘顆粒歸倉’。”總經理梁磊說。
文/圖丨單貝(濟州產業園)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