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城煤礦始終堅持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道路,積極探索“綠色礦山”建設新模式,不斷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工作,以科技創新賦能企業綠色發展,以實際行動踐行“低碳節能 綠色發展”的國企擔當。
技術創新,智慧治污有方
傳統的礦井污水處理方式,依賴人工操作,不僅效率低下,且難以保證水質的穩定達標。陽城煤礦大膽創新,引入自動化、智能化創新技術,對污水處理站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實現了對礦區生活污水及礦井污水處理全過程的高效化、精準化、智能化運行管理。
智能化改造后的污水處理站,如同裝上了“智慧大腦”,從進水、加藥、沉淀、過濾到消毒,每一個環節都實現了自動化操作,大幅提升了處理效率和穩定性。該系統能夠實時監測水質參數和水量變化,并根據數據反饋自動調整處理工藝和設備運行參數,進出水COD、PH值、氨氮含量等關鍵指標實時追蹤顯示;PAC、PAM等絮凝反應所需藥物自動投加、自動補給,不僅能確保出水水質的穩定達標,還顯著提高了水質達標率。
地面中水水處理系統率先創新應用最佳的超濾、反滲透工藝和自控方案,將超濾和反滲透設備聯合使用,充分發揮超濾去除大分子污染物的優勢,同時借助反滲透實現對溶解性物質的深度去除,從而獲得高質量的處理水,用于礦區地面、井下生產用水及電廠循環補給水。該系統采用電腦全自動控制,24小時連續運行,保證回用水的井下恒壓、電廠恒流供水,大大提高了礦井水的回用率,減少外排量,取得節能減排的新突破。
精細管理,抓實降本增效
智能化改造后,陽城煤礦污水處理站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各功能泵在用與備用之間按設定運行周期自動切換,交替使用,減少了能源浪費和設備磨損。
系統管網流量、礦井水進水量等數據實時在線記錄,讓系統運行管理更加安全高效。此外,智能監控和故障診斷功能更是提前預警設備故障,實現了預防性維護,進一步降低了維修成本和停機損失。這些措施的實施,有效降低了礦井污水處理的運營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改造前,污水處理站為三八制雙人崗,有9名崗位人員負責設備巡視與藥物投加等工作。改造后,僅需4名工作人員單崗使用污水處理智能管控系統監護設備運行即可,既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管理人員可以通過手機APP遠程監控平臺,隨時隨地掌握污水處理站的運行狀況,實現遠程管理和科學決策。
“通過監控大屏,我們可對全站水池、設備、關鍵管口等系統重點生產環節、場區進行實時監控。這次改造不僅是污水處理從‘人工操控’到‘智能管理’的華麗轉身,我們的工作環境也煥然一新,崗位安全生產標準化水平也有效提升。”污水處理站運行值班員介紹說。
綠色發展,展現國企擔當
“智能化污水處理系統的應用只是陽城煤礦追求綠色發展道路上的一個縮影。我們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將‘低碳節能,綠色發展’貫穿于生產經營的全過程,通過優化生產流程、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排放等措施,切實強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機電技術科負責人說。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陽城煤礦將持續深化智能化改造,續寫綠色發展新篇章,為實現“安全、綠色、智慧、高效、和諧”新時代美麗陽城奮斗目標注入更多科技的力量。
文/圖丨孫婷(陽城煤電)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