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濟寧能源集團公布的第一屆首席技能大師名單中,霄云煤礦孔令坤同志被評為首席技能大師三級。由一名普通的維修電工,一步步成長為班組里的“領頭雁”,再到如今的“技能大師”,從初出茅廬的青澀到獨當一面的穩重,孔令坤的身上有著哪些故事,現在跟著筆者的筆尖一起來深入了解一下。
四個筆記本,上千條經驗
個子清瘦,中等身材,臉的皺紋,如霜的鬢發,見證了歲月的痕跡,質樸、沉穩是我對孔令坤的第一印象。初次見到他時,他正準備整理下井的裝備,用的有些褪色的工具包里裝滿了各種檢修工具,除了老虎鉗、剝線鉗、盤線等,里面一本黑色漆皮筆記本引起了我的注意,當我打開它時發現里面密密麻麻全是關于設備操作的知識、經驗和工作心得。除了文字,還有與之相關的圖紙和自己總結的故障操作流程圖。
“不要小看這個筆記本,里面可全是干貨。每當遇到難題,找到解決方法時,我都會第一時間將它記錄下來,再從解決方法中摸索經驗,直至找到最快的解決方法。30年來,本子記完了4個,記錄了上千條經驗。”孔令坤說。
聽到這里,我不由得心生敬畏,在接下來的采訪中,孔令坤向我講述了他的故事。
大師之路,從勤學起步
1993年,懷揣機電大拿夢想的孔令坤進入了電力行業,從此與電氣設備結下了不解之緣。
工作之初,他對供電維修專業知識嚴重匱乏,根本看不懂電氣線路圖,也對這些個龐然大物的鐵疙瘩摸不著頭腦,在漫長的工作歷程中,孔令坤認識到,光憑熾熱的夢想是遠遠不夠的,于是他便沉下心來開始學習高壓供電基礎、供配電設備工作原理圖、供電線路故障分析判斷等知識,并結合工作中遇到的各類故障點虛心向老師傅學習,別人都下班回去休息了,他便利用業余時間走進圖書館、書店,帶著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在知識海洋里求索,拿著電工專業書籍一頁頁地啃讀、琢磨,直至弄懂學會為止。遇到新設備,為了學到新技術,他每天堅持早來晚走,天天盯在變電所,一遍又一遍鉆研。
“那個時候,真是有點到了如癡如狂的地步,天天泡在變電所里,整天埋頭看圖紙,一臺設備的大小尺寸甚至有幾個螺絲我都一清二楚,聽說哪個單位引進了新技術,第一時間跑去‘偷藝’。”孔令坤笑著說。
后來,集團公司開展的“我是狀元”職業技能大賽活動讓孔令坤為自己建立了一個目標:要成為“技術狀元”,邁上技能水平的更高臺階。在有意識的磨練中,孔令坤的技術水平突飛猛進,他開始參加一些技能競賽并嶄露頭角。幾年間,“技術比武”一等獎、金鄉縣“蒜都工匠”等榮譽紛至沓來,職工們提到他都會豎起大拇指,他也成為了單位里首屈一指的“技能大師”。
傳承輻射,致遠行穩
平日里,孔令坤不止是一名技術大拿,更是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在工作中,孔令坤始終是那個沖鋒在前的戰士,哪里的工作最臟、最累、最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越是有挑戰地方,他偏要沖在最前面,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還經常到處“傳藝”,大到工藝、小到工序、細到設備等,并且毫無保留地將多年來所積累的豐富經驗全盤教授給每個人,他始終堅信“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香滿園”,只有大家共同進步,企業才會更好。目前,他已培養了七名高級技師,兩名中級技師和多名專業技術人員。
“新時代屬于不懈奮斗的勞動者”,在時光的長河中,三十年或許只是短暫的一瞬,但對于孔令坤來說,這三十年卻是一場充滿挑戰與堅持、奮斗與成長的壯麗征程。從一個對行業一無所知的“門外漢”,到備受尊崇的“技能大師”,他用不懈的努力和對夢想的執著書寫了屬于他的精彩人生。我相信,他的故事會激勵著每一個懷揣夢想的人:只要有決心,有毅力,哪怕從零開始,也能在歲月的磨礪中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文/圖丨武茜茜(霄云煤礦)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