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煤炭市場下行的嚴峻挑戰,花園煤礦堅持立足實際,引導員工形成“節約即是增收”的理念,營造全員“精打細算”的氛圍。他們深挖潛力,優化源頭管理,全面提升了企業的精細化管理水平。
深挖潛力,煤質管理出“實招”
在煤質管理方面,該礦以強化煤質管理為突破口,嚴格控制現場,及時解決煤質問題,規范采掘工作面的操作,確保按指定位置和采掘高度進行施工。他們嚴格執行《花園煤礦煤質管理考核辦法》,對煤質管理進行考核,并確保獎懲兌現。在洗選過程中,對入洗原煤、中煤、煤泥、矸石進行實時監控,嚴格控制灰分、水分等指標,減少矸石混入,確保洗煤穩定,從而提升煤質。
花園煤礦生產科負責人韓青表示,他們已建立起煤質管理考核獎懲機制,調度指揮中心安排專人不定期巡查監督井下作業面,對煤質問題,及時協調責任單位整改,并嚴格執行日通報、周考核、月度兌現制度。
分類管控,回收復用有“妙招”
為了提高材料使用效率,花園煤礦加強精細化管理,鼓勵自制加工和回收再利用。他們按照“能修復不更換、能小修不大修、能內部修不外委”的原則,減少新設備和新材料的投入。為激發員工的積極性,該礦制定了《花園煤礦材料費用考核管理辦法》和《花園煤礦物資回收修復管理辦法》,定期清點庫存物資,建立動態物資臺賬和管理群,促進物資內部調劑,提升材料使用效率。強化對機電和生產部門的考核職能,建立周通報、月考核機制,增強員工節約意識,確保材料消耗得到有效控制。
花園煤礦綜采工區職工李昌安表示,現在工區在材料使用方面,大家都在比較哪個班組節約更多、如何循環利用廢舊材料,只有降低材料費用,班組才能獲得更多收益。
智能升級,節能降耗有“硬招”
為了智能化升級,花園煤礦整合地面核心網、井下5G網絡和智能管控平臺,構建“1+3+N”智能化管理框架,實現“一張網”“一平臺”的智能化轉型。通過優化流程和提升效率,該礦在智能化管理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安全生產注入了智能化動力。
盧春雷創新工作室在優化工作流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設計了“拐彎皮帶”裝置,簡化了作業工序,實現了多部皮帶的平行作業,徹底解決了傳統礦井皮帶只能直線運行的問題。這一創新不僅減少了設備投入,降低了成本,還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按照每天8小時的工作時長計算,每月可節省電費約2.8萬元。
花園煤礦通過一系列創新管理和智能化升級舉措,積極應對市場挑戰,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展現了濟寧能源人的智慧和決心,為集團公司可持續發展貢獻花園煤礦“硬”力量。
文/圖丨仇文(花園煤礦)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