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義橋煤礦黨委堅持“融入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理念,聚焦構建“五推進五引領”黨建工作體系,持續深化“黨建+”發展模式,通過黨建深度融入生產經營管理全過程、各環節,切實打通黨建工作“最后一公里”,以高質量黨建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黨建+學習教育”,筑牢思想政治根基
義橋煤礦認真落實“第一議題”制度,以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研討、“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為載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結合黨紀學習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深”學、“實”學、“活”學,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以實學促實干。
“黨紀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們圍繞‘知、懂、守’主線,融合‘黨建+’發展理念,注重發揮黨員領導班子‘頭雁’引領作用,著重突出‘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結合理論學習、警示教育等促學手段,建立專題‘研學’、以案‘促學’、以訓‘助學’、日常‘融學’工作機制,分層分類、因材施教。”該礦紀委書記、副總經理史淑強說。
同時,扎實推進業務知識學習,通過組織黨員集中輪訓、“黨員帶頭講業務”活動,進一步提升黨員綜合素質,加強理論學習成果融入企業生產經營各項工作,形成以講促學、以學促干的濃厚氛圍。截至目前,開展“第一議題”學習13次、中心組學習研討6次、黨員進黨校輪訓5期。
“黨建+生產經營”,深度融合互促共進
按照“一支部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創建思路,不斷搭建融入中心的實效化載體,探索融入中心的有效路徑,先后涌現出“拼搏奉獻”綜采一區黨支部、“開拓進取”開拓工區黨支部、“創新創效”洗煤廠黨支部等13個高質量、有特色、叫得響、立得住的支部特色品牌。一季度,洗煤廠黨支部通過優化洗選工藝,推廣應用新設備、新技術,洗選效益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實現2024年首季“開門紅”。
“智能化設備的改造利用,有效促進了現場標準化升級,進一步提高了設備綜合運行效率,減少了生產影響,降低了設備維修率,讓‘少人則安、無人則安’的管理理念落到實處。”該礦洗煤廠黨支部書記王開政說。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面旗幟就是一個標桿。各黨支部緊緊圍繞全年生產經營目標,通過開展“三亮三比一爭當”活動,厚植“見紅旗就扛,見第一就爭”的精氣神,設立黨員公示欄、劃分黨員責任區、創建黨員示范崗,讓黨員“唱主角”“做表率”“樹形象”“挑大梁”,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安全生產中的監督保障作用。1至6月份,黨員示范崗員查找安全隱患10000余條,有力推動了現場安全生產。
“黨建+結對共建”,融合聚力促發展
該礦積極開展企地共建,與濟寧市能源綜合執法支隊第一黨支部、汶上縣委組織部、汶上縣應急管理局第一黨支部聯合開展“送法進礦山,聚力保安全”“逐夢前行心向黨,聯建共創促發展”“黨建引領促發展,政企聯建保安全”等主題黨日活動,通過互訪互學、聯合培訓、活動共建等方式,共同推進工作再上新臺階。
“結對共建促進了地企黨支部之間的溝通交流,幫助黨員干部在比較中尋找差距,在交流中分享經驗,在學習中提振信心,進一步凝聚了發展合力。”
同時,注重建立更加完善的長效機制,使黨員志愿服務常態化、制度化,實現黨建活動和志愿服務相互協同發展,以“陽光助老、希望工程、困難救助、法規宣傳、文明建設”等方式,開展一系列特色志愿服務活動,不斷形成具有特色的“多彩志愿”服務品牌,服務總時數近6000小時,人均服務時數近200小時。據悉,志愿者服務濟寧市12縣市區孤寡老人5000余人次,組織各類捐款金額超50萬,救助困難家庭300余戶,開展文明城市志愿活動20余次,取得良好社會效應。
文/圖丨李慧芝(義橋煤礦)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