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集團公司組織開展了“奮進千億,強企有我”征文活動。在各企業工會的廣泛發動和精心組織下,共收到 20 個單位的 78 篇征文,通過故事征集形式,展示宣傳為濟寧能源建設發展與默默奉獻的普通職工的故事,展現他們的勞動之美、創造之美、奉獻之美,現將優秀征文展出,一起來看看吧。
2018年年底,我有幸成為義橋煤礦的一員,迄今已有4個多年頭。回首往事,點點滴滴的印記仿佛就在昨日。這四年來,我滿懷激情,用深情和汗水書寫著自己的青春,將執著和努力揮灑在工作的崗位上。四年的春夏秋冬,我見證了義橋煤礦從一個“暮氣沉沉”礦井到“活力四射”礦井的轉變,讓我深受感動與鼓舞。
義橋煤礦于2003年建井已走過19個年頭。2021年底,義橋煤礦采掘接續重點集中在三采區和五采區,剩余四個賦存條件相對較好的工作面,可采儲量逐漸下滑。其余可采資源大部分被建筑物壓覆,資源零星分布。礦井面臨著接續緊張、資源枯竭的棘手難題,嚴重制約著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礦領導班子深思熟慮,超前布局,以“深挖內部潛力,謀劃義橋接續新路”為抓手,齊心協力、共謀未來;敲定了以“深耕二、三采區為主,五采區淺部充填開采為輔,積極推進北部外圍資源、整合周邊資源”的戰略布局。通過精耕細作,打破思維定式,推翻“順槽不能調向拐彎”的傳統觀念,實現3309軌道順槽11次拐彎,做到煤炭資源“應采盡采”,多回收煤炭資源儲量37萬噸。
加強資源整合,對二采區舍棄的資源進行再回收,對二采區重新布置2303、2305兩個采煤工作面進行雙翼回采;待兩工作面回采結束后,再對采區下山大巷保護煤柱進行回收,預計可回收煤炭資源150萬噸。五采區淺部資源多為建下壓覆資源,為解決資源回收難題,進行謀篇布局,通過“智能干選”+“連采連充”相結合的方式實現礦井綠色長遠發展,通過連采連充工藝,可解放建下壓覆資源90萬噸。同時也使義橋煤礦成為國內唯一一家真正實現矸石不升井與連采連充相結合的綠色開采礦井。
經過近一年的超前謀劃布局,將繼續實施走出去戰略,努力謀求開拓礦井北部外圍資源及周邊井田資源整合,預計還能再延續礦井15年以上服務年限,徹底為我們這些年輕人解決了后顧之憂。我們唯有努力工作,統一思想,轉變工作作風,提升工作能力,奮力為打造千億級集團展現新作為,才不負集團的殷切期望。今后我將認真學習,對照先進,做到“事爭一流作表率,爭先進位走在前”,按照“五爭做”的要求,踏實干事,爭先樹優,為企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為打造千億級集團奉獻自己的青春。
通過認真反思,查找不足,我個人首先要爭做蜜蜂型的干部。分工協作,盡職盡責,勤勉高效,盡忠職守。做到把工作當成事業,把增強本領作為一種基本追求,把學習提升作為一種行動自覺,不斷補齊短板、豐富專業知識、提高業務本領和技能;要以“小小微軀能負重,器器薄翅會乘風”的工作態度,用實干說話、憑實績交卷。
其次要爭做黃牛型的干部。腳踏實地,盡心盡力,默默無聞,甘于奉獻,任勞任怨。要以“俯首甘為孺子牛,不待揚鞭自奮蹄”的工作態度,埋頭苦干,腳踏實地去推動工作、完成任務。最后要爭做獅子型的干部。攻堅破難,敢打硬仗,敢抓敢管,敢想敢干有闖勁。要有獅子一樣的拼勁,勇于到困難最突出的一線去;要有獅子一樣的魄力,敢于在紛繁復雜的局面中、千頭萬緒的工作中迎難而上,敢走別人沒有走過的道路,解放思想、大膽創新,掃清成長路上的障礙和困難。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目前取得的成績,是“干出來”的,是“管出來”的,是從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數字、每一米進尺積累出來的。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今后工作中我將繼續踐行“嚴真細實快”的工作作風,以“不講條件、不講客觀、不講理由”的執行力爭先創優,向高處攀、和強者比、與能者賽,在集團公司提檔升級高質量發展,打造千億集團的大舞臺上,肯定會有我的身影。
文丨卜展翔(義橋煤礦)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