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裝箱剛卸下了烏黑的煤炭,立馬就要裝載白色的化肥,這集裝箱怎么能用呢?
不用擔心,前不久,在大運河通航最北端的濟寧港航梁山港,專用的集裝箱自動裝卸和自動清洗設備投入使用。這是極具辨識度的“濟寧港航”橙色集裝箱投用市場之后,山東曙岳港航裝備產業園提供的第二類港航裝備產品。
產業園模式解決了專用車生產不“專”的問題
山東曙岳港航產業園的前身就是曙岳車輛產業園,“我干專用車三十多年,從來沒有換過行業,我就想解決專用車生產不‘專’的問題,這也是我們和歐美國家之間的差距。”山東曙岳車輛有限公司總經理岳增才說。
梁山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專用車產業集群之一,梁山專用車產業創始人、帶頭人岳增才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專用車生產制造,他不僅培育了行業的龍頭企業,還帶動了一個區域的產業發展,產業內有零部件和關聯企業近400家,140余家公告企業,1000余種專用車產品,每條生產線都是各類產品的“集大成者”,粗放式的生產在效率和品質上難以實現突破,2019年,根據他多年來對產業升級的構想,他投資創辦了山東曙岳車輛產業園,創新了生產模式。
“我們通過園區的方式引進專業團隊,建設多條專業的單一產品生產線,讓每個小團隊做專一產品,同時在配套噴涂、集中裝配、零部件采購、技術研發、生活服務等環節建設共享中心,為專用車生產提供支持,減低成本,提高效率,在園區內形成高品質交付的生態系統。”岳增才介紹。
經過短短1年多的時間,岳增才的藍圖成為現實,通過與國內科研院所和多個高校開展技術合作,依托智能制造-MES系統,組建了七條專業的生產線和科技研發團隊,打造了國內首條智能機器人噴涂線,建立了專業的涂裝、質量檢測驗共享平臺。園區2022年投產,在行業形勢比較嚴峻的情況下,一期工程產值5.2億元,畝產效率超過了成熟的傳統企業。
搶抓機遇,向新式物流、港航裝備轉型
剛剛投產的曙岳車輛產業園,為什么更名曙岳港航裝備產業園呢?
2019年12月,濟寧市委市政府立足京杭運河黃金水道獨特優勢,吹響了“強港航、暢物流、興產業”的沖鋒號,作出了“以濟寧能源為主體,以梁山港為龍頭,組建濟寧港航發展集團,整合全市港航資源,全力打造北方最大的內河航運中心”的重大決策部署。
在濟寧市的港航戰略的推動下,山東曙岳敏銳的搶抓了多式聯運、新式物流的機遇。2022年2月,濟寧能源港航集團收購控股山東曙岳,組建了混合所有制企業,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向港航裝備轉型,通過研發、創新,5個月建設了智能化、自動化集裝箱生產線,完善了港航產業大鏈條中的裝備制造環節。
“和國內的集裝箱生產企業有不同,曙岳港航裝備產業園圍繞內河航運做文章,通過研發創新,園區可以提供多種港航裝備,解決內陸港的痛點。”剛剛完成梁山港集裝箱自動裝卸和清洗設備交付的項目負責人李奉寬說,梁山港的設備交付是個啟動,未來曙岳制造的港航物流裝備產品將沿運河南下到長江流域,成為內河航運港航裝備的專業供應商。
在大運河上掀起“橙色風暴”
“多式聯運集裝箱運輸作為一種集約高效的運輸組織方式,具有資源利用率高、綠色低碳等特點,這種運輸方式既能提高物流企業的運作效率,又能降低其經營成本,是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的必然趨勢。”梁山港負責人陳哲介紹。
歐美國家實現了運輸車輛標準化、運輸半掛車標準化、運輸貨物集裝化、廂式化,大大提高了運輸效率,而國內運輸存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歐美公鐵、公水聯運實踐表明,能夠提高運輸效率30%左右、減少貨損貨差10%左右、降低運輸成本20%左右、減少高速公路擁堵50%以上、促進節能減排1/3以上。為此,國家“十三五”“十四五”提出了目標綱領,2022年1月,國務院出臺《推進多試聯運發展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工作方案》,為集裝箱運輸吹響了號角。
據了解,曙岳港航園區現主營港航物流裝備和公路運輸裝備兩大類產品共34個型號,包括干貨集裝箱、冷藏集裝箱、常規集裝箱、罐式半掛車、自卸半掛車、倉柵式半掛車等產品的設計、生產和銷售,滿足公鐵水多式聯運運輸裝備業務需求,成為濟寧港航事業通江達海、連接全國、通向世界的重要支撐,為當地制造業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面向未來,山東曙岳將搶抓濟寧港航產業發展的獨特優勢,攜手上下游,貫通產供需,不斷為客戶創造新的價值,努力打造江北最大的港航多式聯運裝備制造基地,成為大運河上那抹最靚麗的風景。(來源: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文 | 薛朝華 馬輝 圖 | 融媒體中心)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