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1日播出)
濟寧國企在實施國家科技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大背景下,在市國資委“優化要素投入方式,增強體制機制激勵”引領下,通過創新帶動“高精尖”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現了部分技術領域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新跨越,為服務濟寧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新貢獻。
為此,我們推出《典贊國企》專欄,將獨特視角聚焦和報道濟寧國企在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當好構建“高精尖”產業結構排頭兵,切實履行好國企義務責任方面的創新做法。今天播出第二篇,濟寧能源發展集團“多措并舉推進鐵水聯運大發展”。
濟寧能源發展集團近年來以驅動創新,帶動新舊動能轉換,圍繞煤、延伸煤、發展煤的思路,傾力打造安全、綠色、高效的大型現代化煤炭企業,推進產業鏈條向產業集群轉變。山東京杭鐵水聯運物流產業園項目,就是公司全力打造的港產并舉的大型產業項目,它是依托連接我國東西部的重載煤運鐵路通道“瓦日鐵路”與京杭大運河交會于梁山境內的特殊位置而建。
濟礦物流公司 黨委書記 總經理 林衛國
修了一個9.2公里的鐵路專用線,然后引到園區,然后沿著航道我們往南修了17.5公里的二級航道,與京杭大運河對接。
瓦日鐵路西起山西省瓦塘鎮,東至日照港,是連接我國東西部的重要煤炭資源運輸通道,也是世界上第一條按30噸軸重重載鐵路標準建設的鐵路。該項目主要建設9.198公里的鐵路專用線,8個2000噸級泊位港口碼頭和17.5公里的航道疏浚工程。采用全國最先進的折返式雙翻翻車機,全天接卸能力在5萬噸以上,運量大幅增長。
濟寧能源發展集團副總經理、濟礦物流公司董事長 閔維
這個項目不僅是濟寧能源產業轉型發展的重頭戲,也是濟寧地區新舊動能轉換的新突破。北方的優質煤炭將在這里借水行舟,南下蘇杭;不僅減少了鐵路里程,又減少了周轉環節,可以大幅降低運輸成本。
鐵水聯運項目作為水陸轉接的“大門”,又處在陸運和水運兩大運輸系統的結合點上,為充分發揮瓦日鐵路和京杭大運河的大運力、低成本優勢,做大規模、提升運轉水平,創建成了全國內河多式聯運發展的示范和標桿。國家有關部委和山東省、濟寧市對這一項目高度重視。被列為省重點建設項目、山東省煤炭應急儲備基地。航道疏浚工程也被列入國家交通部“十三五”規劃,并獲得2.5億元國家補助資金。
濟礦物流公司黨委書記 總經理 林衛國
這是七個道劃線,火車來了這里之后,就是前面那個機房 折返式卸完的煤,卸到地下,然后再運輸到這個儲煤廠。
據了解,卸車機房除地上設施外,地面以下深度達28米,僅土建部分投資就達1500余萬元。經翻車機卸載下的煤炭全部通過地下皮帶運輸至堆場煤倉,實現了封閉運輸,環保操作。
濟礦物流公司黨委書記 總經理 林衛國
我們剛剛建了一個國內最大的智能儲備棚,上周剛剛被國家發改委命名為國家煤炭儲備基地,他的優勢上邊是太陽能,供園區供電,下一步買煤賣煤不見煤
京杭鐵水聯運項目于2017年3月正式啟動,2018年12月港航工程建成,項目一期總投資26億元。在短短不到兩年時間內,該港口煤炭到發量達1550萬噸。據介紹,該項目全部建成正式運營后,可實現銷售收入63.7億元,每年平均可實現凈利潤2.7億元。
濟礦物流公司黨委書記 總經理 林衛國
下一步我們先進到什么程度,我在家里休息,我們可以用手機來控制每個設備的開啟
目前,京杭鐵水聯運骨架網初步成形,濟寧能源發展集團正在制定項目的中遠期發展方案,啟動鐵水聯運新的建設步伐,以此提高鐵水聯運能力。屆時,該項目將成為濟寧地區最大的鐵水聯運樞紐。談及項目的發展愿景,公司負責人表示,他們正朝著大型多式聯運轉運物流中心戰略定位奮起發力。
濟寧能源發展集團副總經理、濟礦物流公司董事長 閔維
不遠的將來,不但煤炭而且化肥、糧食、雜貨、鐵礦石等都可以進行回貨周轉,物流將與金融、倉儲、貿易、加工相結合,一個大型的物流貿易平臺將在這里形成。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