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花園煤礦五采區西翼軌道巷施工的綜掘機截割時出現故障,經現場初步排查,需要生產廠家技術人員給予協助解決,如按此步驟實施等廠家技術人員到達后至少影響2天生產時間,時間不等人。面對困難,掘進工區機電維修班關鍵時刻勇亮劍,以超越自我的精神經過7個多小時的緊張搶修,成功解決了綜掘機出現的故障,保證了生產正常進行。
“沒有礦區兩級實行的容錯糾錯機制,我們就不會放開手挑戰自己,因為之前一直擔心一旦維修不成功就會影響生產組織,到時還要受到批評和處罰,所以設備遇到棘手故障時為保險起見,就會聯系廠家進行維修。可這次情況特殊,時間不請允許我們原地等待,只能咬牙往前沖。好在礦上出臺的容錯糾錯機制為我們所有維修人員解除了思想顧慮,放下思想包袱,輕裝上陣,一門心思的用在設備搶修中,終于在最短時間內成功排除故障,為正常生產組織贏得了寶貴時間。”維修工王紅旗感慨的說。
花園煤礦通過推行容錯糾錯機制,為勇于擔當者擔當。創新的本質是試錯,只有更多人的試錯才能換來更大的成功,一定程度上說,鼓勵創新就是鼓勵試錯、糾錯。若是不分情況、不分性質,對犯錯者“一棒子打死”或棄之不用,長此以往會讓人產生“怕犯錯、怕擔責”的思想顧慮,礦區通過“容錯糾錯機制”為“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者消除了后顧之憂,有效避免讓“領頭羊”成為“替罪羊”。
“知錯必改,有錯必糾!”花園煤礦掘進工區推行的“容錯糾錯機制”將提醒挺在處罰前面,糾錯人向犯錯者分析原因、講明危害,由犯錯者承諾今后不再出現類似問題,同時建立“容錯糾錯管理檔案”,月底前由職工書寫容錯減免申請書,區隊召開管理人員會議對犯錯者業務能力進行考核,并結合犯錯者的動機態度、客觀條件、程序方法、后果影響以及挽回損失等“六要素”綜合分析研判,共同決定是否減免。
“容錯糾錯機制較好的發揮了‘敢為、有為、能為’的示范帶動作用,激發職工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同時從被動的嚴管轉變為主動作為、自我嚴細,將嚴管的高壓態勢化為職工的自覺行動,做到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掘進工區區長說。
黃兆勝(花園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