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采用無極繩運輸物料時無法一次性運輸到施工地點,采掘工作面所需物料,均由人力從軌道盡頭搬運到迎頭施工地點,雖說距離不長,但每運一次物料全班都要參與,十分辛苦。自采用單軌吊運輸模式后,這一問題迎刃而解,迎頭所需物料均實現‘一票直達’,不但減輕了一線職工的勞動強度,而且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近日,在花園煤礦4336掘進工作面,看著來回穿梭不停的單軌吊,機運隊負責人薄福磊高興地說。
為全面推進礦井“智能化”建設,減輕一線職工勞動強度,年初以來,該礦陸續引進氣動單軌吊和鋰電池單軌吊應用到井下5306采區、4336掘進工作面等工作地點,用于物料運輸,收到良好效果。
以往,花園煤礦采掘一線運輸線物料大多采用絞車進行作業,日常維護量較大,易產生安全隱患。隨著鋰電池單軌吊在采掘一線的成功應用,實現了工作面單軌吊物料運輸全覆蓋,真正打通了井下物料運輸的“最后一公里”,這也標志著花園煤礦井下輔助運輸系統進入了新時代。與傳統絞車運輸物料相比,單軌吊具有運輸物料操作便捷、安全高效、直達施工地點等諸多優點。
為使單軌吊更好地發揮作用,該礦專門成立了物料運輸隊,全面負責井下單軌吊物料運輸工作,同時制定了單軌吊使用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崗位責任制,每名操作人員要經過嚴格的培訓和考核后方可上崗進行實際操作,真正實現專業人干專業事。
文|張吉成(調度指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