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花園煤礦機電工區在對標對表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要求的基礎上,創新管理模式,提出以標準固根基,用標準促安全,為礦井安全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樹標桿示范引領。“在皮帶大巷二部皮帶機頭標準化整改中,現場各類設備要做到干凈整潔、管線吊掛要與巷道平行,成一條直線,每組管路達到‘一管兩吊’要求。現場企業文化宣傳牌板,要有專人進行管理,確保畫面整潔、賞心悅目。”在機電工區早班班前會上,值班副區長孫明敏對標準化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該工區創新推行標準化標桿機制,堅持每周推出一個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亮點崗位在工區內部推廣,讓大家共同學習提高。這種以點帶面的方式,有效激發了各單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了礦井工區安全生產標準化水平的整體提升。
強基礎細節管控。機電工區把持續推動安全生產標準化提檔升級作為促進現場安全發展的生動實踐,聚焦創新管理、動態達標、智慧賦能,緊盯人、機、物、環、管五要素,加強點、線、面管理,要求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每一名職工都嚴格遵守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標準及規程要求進行作業。建立安全生產標準化循環制約體系,采取工區內部班組交叉互檢、標準化現場會的方式,確保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的持續性和有效性。
抓管理筑牢防線。工區細化安全管理,制定《標準化分片包干責任制度》,利用班前會、周一專題學習日等時間開展全員標準化知識培訓,進一步提升標準化建設水平。聚焦創新管理與智能化礦井建設,監控系統24小時不間斷運行,機電智能控制中心可隨時對崗位標準化作業過程進行實時監控,精準管控作業現場每一名職工的作業行為、操作過程、執行紀律等情況,利用現代化設備,全面提升安全監管的效率和安全生產水平。
文|李兆安(機電工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