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金橋煤礦緊緊圍繞集團公司“雙提升”戰略規劃目標,將“向十個方面要效益、從七個方面降成本”挖潛增效攻堅行動作為動力源,聚焦管理、成本、煤質等重要環節和關鍵部位精準發力,全面提升經營管理和經營運行質量,邁出高質量發展新步伐。

樹牢管理理念,嚴抓安全“固根基”
各級管理人員樹牢“安全是管出來的”理念,全面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按照查大系統、控大風險、治大災害、除大隱患、防大事故的理念,緊盯頂板管理、過構造管理等重點工作,進一步創優安全發展環境。
“在井下4312皮帶順槽實施沿空掘巷,沿空煤柱由5m縮小為4m,同時根據現場情況,優化支護方案,可增加回收煤炭約1萬噸,同時減少工作面回采期間維護工作量,增加效益約1500萬元。”該礦生產技術科負責人說。
該礦依托TDS智能干選、5G智能化礦山、高鹽水處理系統、監測監控大數據分析共享系統、智能機器人巡查等系統,搭建“一礦一圖”可視化平臺、形成“基礎體系穩定、安全載體可靠、標準逐項達標”的大數據共享管理模式,不斷樹牢安全管理根基。
扎緊“節約口袋”,人人算好“成本賬”
該礦不斷深化“節支降耗”,嚴控各類成本支出。通過制定下發《關于下發2024年度降本增效工作方案的通知》《濟寧市金橋煤礦關于厲行節約習慣過緊日子的實施意見的方案》等文件,實施全員、全過程、全時段的節約挖潛行動,嚴抓增收節支、修舊利廢、回收復用及閑置積壓物資的調劑使用工作。
“對二采區第三聯絡巷4G基站進行回撤,經翻新后在輔助運輸暗斜井投入使用,節約材料費用2萬元。實施風筒高標準回收與再利用計劃以來,風筒的使用效率提高了近30%,材料成本節約了近20%。真正實現了閑置物資‘動’起來,廢舊利用‘活’起來,經營效益‘創’出來。”該礦生產調度指揮中心負責人介紹道。
面對嚴峻的生產經營形勢,該礦直面問題和困難,堅持把成本管控貫穿生產經營全過程,把每一分錢都用到關鍵點、花在緊要處。始終堅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優化措施”的成本管控思路,對井下采掘工作面、零星施工地點、巷道修復等實施“全覆蓋、全時段、網格化”檢查,全面杜絕各類材料浪費。建立材料交舊領新臺賬,對生產班組領用材料物資從計劃、審批、發放、使用、庫存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跟蹤管理,做到“人人頭上有指標,人人算好成本賬”。
堅守煤質“紅線”,深挖煤質“含金量”
為了實現“抓煤質就是抓效益”的經營理念,該礦從源頭上嚴控煤質,建立了閉環式的煤質管理模式,涵蓋了從生產職能科室指導到區隊逐級落實,再到現場管理及成效考核的全過程。
“綜采一區嗎?西翼皮帶矸石量有點大,請及時采取管控措施。”災害風險智能AI識別平臺值班人員立即通知責任工區進行整改。借助災害風險智能AI識別平臺,在采煤面、給煤機、運輸皮帶等重要生產環節部署智能AI監測設備,對矸石含量、大小、異物等信息實時獲取煤質相關信息,并對煤質數據進行長期的統計,為煤礦優化煤質管理措施提供數據支持。
通過大力實施精煤戰略,從產、洗、銷等環節分頭把關、協調配合,在實現原煤全部入洗的同時,加大跨礦煤的入洗,并嚴格控制精煤灰分和洗混、煤泥發熱量,保障洗選精煤的最大效益,實現煤炭資源的增值增收。
文/圖|孟聰 (金橋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