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金橋煤礦洗煤廠的一名集控司機,經過四年的淬煉,我已經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4年來,我上夜班的天數比上白班的天數要多,見過的日出超過日落。
責任大于天——我把安全寫在心里
記得剛組建洗煤廠時,我被委派到安居煤礦洗煤廠學習集控操作和工藝流程,帶我的師傅就跟我說:“如果洗煤廠是一個人,那集控就是它的大腦。操作時的一個錯誤指令,就有斷手斷腳的危險。”這句話讓剛開始接觸集控的我誠惶誠恐,操作的時候也總是帶著敬畏,生怕自己有什么閃失。
學成回來后的第一個夜班,當時設備還在試機狀態,因故障停機,等故障排除后,原煤倉快滿了,我就著急生產。在對講機里喊了兩遍:“主洗各崗位請注意,準備開機;主洗各崗位請注意,準備開機”,或許是因為心急,再加上沒經驗和崗位工配合也不默契,沒有得到產品倉人員的確認信息后,我就開機生產了,不一會兒對講機傳來了叫喊聲:“快停煤,快停煤,精煤淤倉了!”剎那間,我被嚇得一身冷汗,趕緊停煤。事后我才知道,當時產品倉的同事正在巡查皮帶,下皮帶把倉口淤出來的煤帶了一皮帶巷,望著機頭堆積如山的煤,我的心里充滿了自責和內疚。
這件事一直到現在都讓我記憶深刻。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地感受到“安全為天”的重要性。為進一步吸取教訓,我把“確認職工的安全站位和設備完好”與開機時的“手指口述”結合在一起。我要求,集控室班組全員必須做到不安全、不生產。因為我知道,一個按鍵下去,有些錯誤可能再也無法彌補,所以,我們必須把安全寫在心里。
作為一名黨員——黨旗時刻飄揚在心中
2021年,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也更加堅定了我在基層崗位上工作的決心。9月初,受政策因素影響部分職工不能及時到崗,讓原本就人員緊張的集控室更是有點“轉不開圈”。關鍵時刻,是把“沒人”這個難題交到廠里,還是班組自己解決?我選擇了后者!現在每個崗位上人員都比較緊張,特殊時期特殊對待,糾結于困難不如面對困難。每當疲憊時,我就喝點咖啡或者抹點風油精提提神,要么我就離開椅子,站著操作,看著我親愛的同事們在屏幕的那一頭忙碌著,我就有種被陪伴的溫暖。
當然,集控司機最引以為傲的還是技術。自從當了班組長,我有動力,也有壓力,要不停地奔跑在技術學習的賽道上。對于產品質量的把控更是對我們技術的考驗,現在,我們集控室有5名女工,各個技術過硬,助力洗煤廠實現了安全運行1500余天,為企業提質增效貢獻了巾幗力量。
作為一名班長,我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對化驗室的重視程度不夠,在處理一些應急問題時,容易出現急躁情緒等等。面對未來,我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我相信,在“打造千億級集團 我來擔當我來干”主題教育的號召下,只要心里有勁,眼里就會有光,那我的“火眼金睛”就能照亮洗煤廠的每個地方,為同事們的安全保駕護航!
文丨田丹薇 圖丨孫歡歡(金橋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