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霄云煤礦大力實施“強創新”戰略,圍繞“優化布局、銜接有序、升級裝備、穩產高效”為生產要求,大力實施“強創新”戰略。在企業發展進程中,堅持“質量”“創新”“活力”三要素融合發展,將科技創新作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生產力,不斷激發全員創新熱情,擴大創新創效輻射范圍,助力礦井向更高質量、更高效率邁進。
強化組織領導,構建完善體系。霄云煤礦成立科技創新工作領導小組,全面構建“主要領導牽頭、職責部門實施、全員積極參與”的科技創新工作體系。健全科技工作管理、科技研發經費歸集使用、科技成果和專利、論文評審獎勵等制度。建立健全科技激勵機制,對科技工作先進和優秀科技成果進行表彰獎勵。
明確目標計劃,營造濃厚氛圍。霄云煤礦制定年度科技創新工作計劃,掛出“作戰圖”,排好“時間表”,細化分解責任,加強監督檢查,定期考核評比,確保目標不變、靶心不散。加強與重點科研院所學研合作,每月召開科技創新工作會議,營造全員創新創效創業的濃厚氛圍。
著力深入研發,增強科技實力。2022年,霄云煤礦獲集團公司立項項目13項,“四新”推廣應用項目11項,取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證書3項,發明專利2項,獲得軟件著作權2項;《基于RED-IOT煤礦云數據三維空間可視化協同管控平臺》獲山東物聯網協會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山東省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獎三等獎;《基于多屬性融合防治水安全開采決策關鍵技術研究》獲2022年度山東省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第三屆中國安全生產協會安全科技進步獎三等獎;《鋼管混凝土墩柱高效留巷關鍵技術在無煤柱安全開采中的應用》獲第三屆中國安全生產協會安全科技進步獎三等獎。《浮選精煤浮深度脫水技術研究與應用》《基于wifi6無線通信技術和UWB無載波通信技術綜合基站在霄云煤礦的研究與應用》、《一采區西翼注漿堵水項目的研發與應用》《礦井粉塵綜合防治及遠程監控技術研究》項目均成功通過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科技項目立項。
開展創新創效,提升經濟效益。霄云煤礦結合煤炭賦存條件和地質構造環境,深入開展科技創新創效:創新設計理念,積極開展設計方案優化工作,生產效率持續提高,安保能力繼續提升,作業環境不斷改善,職工勞動強度大幅下降。先后順利完成1315面回采、2302面實現正常接續,累計多回收煤炭資源約12萬噸。優化1316面面寬,由原面寬150m優化為200m,多回收資源約20萬噸。接連完成主洗車間10kV高壓柜更換,實現了開關柜母線故障的快速保護;主、副井提速提量優化。主井每天可增加158.4噸;副井每天可節約時間42分鐘,全年可節約時間255小時;完成洗煤廠二次浮選升級改造,實現了浮精摻配主精煤,創造了效益。
推進重點項目,賦能經濟發展。實施主、副井提升系統提速增量,每天副井提升勾數增加約10鉤(全年增加3600鉤),破解了副井物料困難的實際問題,將主井單鉤提升最大提升量由8.3噸提升至8.8噸。升級輔助運輸系統,在二采區增設1套鋰電池單軌吊,實現了區域單軌吊運輸系統,減少人員投入和摘掛鉤環節,運輸效率大大提升;將電機車運人速度提升至3.5m/s,單趟運人用時縮短20分鐘,每年節約20天。掘進專業圍繞大型重裝、提進提效、鉆錨一體化、連續運輸作業配套等開展科技研究,抓好掘進裝備升級攻堅,積極推廣使用大功率掘進機(目前已投用2臺EBZ260型掘進機和1臺EBZ318型全巖掘進機)、機載臨支護裝置、邁步自移機尾、液壓錨桿鉆車(功效提高近70%),滿足綜掘迎頭快速推進的需求。堅持“系統集成化控制、繁重體力機械化”思路,開發采區皮帶運輸集控,實現智能化運輸,形成覆蓋全系統的自動化控制,最大限度減人提效。
霄云煤礦以科技創新為礦井安全生產提供了“硬”支撐。在集團公司做精做優做強煤炭產業目標引領下,堅持創新領航,牢固樹立“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的理念,以問題為導向,以課題為引領,不斷拓寬創新思維,激勵全員創新,讓科技創新真正成為推動礦井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
文/圖丨王傳晨(霄云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