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陽城煤礦堅持裝備、管理、素質、系統提升四并重原則,以“三消、四化、五提”為總抓手,大力實施“科技興安、科技強安”工程,全面推進智能化礦山建設,保證了機電提升運輸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打造快掘應用場景,解決采掘接續問題。4305皮順“重型裝備+自移機尾+干式除塵風機+永磁驅動”快速掘進線成標配,日進尺突破14米,效率提升25%以上,并推廣至其他綜掘工作面,加快工作面掘進及成面,為形成“一礦兩面”生產格局創造條件;“濟寧能源攻堅號”在復雜地質條件下創造出日進尺23.1米、月進尺470.4米的最高記錄,打破了省內硬巖掘進紀錄。
打造煤流系統應用新場景,解決運輸卡堵問題。在2301工作面皮帶順槽安裝雙齒輥破碎機,消滅大塊矸石進入煤流系統;所有順槽、掘進工作面皮帶機安裝除鐵器,杜絕鐵器進入煤流系統,減少煤流系統的卡堵。
打造單軌吊智能運輸系統,解決提升運輸安全難題。越是環境差、運輸環節多,越要上裝備簡化流程。陽城煤礦現已投用9部單軌吊機車,在二采區、四采區全面實現單軌吊組網,先后突破了700m 25°上山連續運輸,突破了單軌吊運輸液壓支架直接進30°切眼安裝,突破了12驅單軌吊連續拐彎上下坡難題,實現了無人駕駛、遙控駕駛。
打造主煤流智能示范線應用場景,解決線路長維護難問題。陽城煤礦主運皮帶全部實現永磁變頻改造,皮帶保護精準定位,并在一、二、三部強力皮帶打造集成煤流均衡控制、流量檢測、異物識別分析預警、人員安全監控、光纖測溫火情防控、智能潤滑及機器人巡檢等應用場景,皮帶提速至3.5m/s;全面推廣自動補償清掃器、熱浸鋅皮帶架、落煤點可視化等,實現職工不清煤、不加油、不查皮帶接頭,降低勞動強度,實現減員提效。
打造智能化無人值守變電所,解決井下多變電所管理難題。陽城煤礦井下現有變電所5座,高壓配電點5處,供電線路長,用電負荷復雜,管理難度大。通過變電所裝備升級實現智能化無人值守,先后完成-312變電所智能高壓柜、主井高壓柜更換,搭配機器人實現智能巡檢、動態實時檢測溫濕度、斷路器遠控推移、在線自檢、故障定位等功能,使供電系統更可靠;通過配電點優化,實現高壓供電獨立,減少影響范圍,供電可靠性大幅提升。
打造AI智能識別系統,解決人員動態違章管理難題。在一部猴車安裝智能AI抓拍系統,對人員違規攜帶物料進行實時抓拍、語音報警等功能,提高了猴車運輸安全性;井下各泵房安裝AI識別系統,實現水泵運行期間人員誤入報警并自動停泵,為遠程排水無人值守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全面推進大系統冗余升級改造。主副井提升機網絡化操作臺與主控PLC以及6RA80全數字調速裝置采用先進通訊技術,實現電控系統與信號系統完全獨立雙冗余升級;暗斜井提升機進行交流變頻改造,信號、防跑車系統全面升級,消除了設備老化帶來的運行隱患,暗斜井多水平運輸使用隨車智能機器人,實現全程運輸可視化,大幅提升主提升系統安全度。
全面推進智能化礦山建設。陽城煤礦智能化礦山著重于監與控相結合,大數據收集與分析相結合。建成了“一個中心,五個板塊”,即調度指揮中心為智能化礦山的總領中心,強力皮帶集中控制中心、主要機電設備智能控制中心、洗選系統智能控制中心、防沖微震監控中心、綜采工作面集控中心五個板塊,全面掌控礦井的主要生產系統。
全面推進機電管理精細提升。以典型引領的方式,以點帶面逐個推進,每月開展帶式輸送機評比活動,對干得好的進行表彰獎勵,對管的差的進行通報批評,通過頒發紅黃旗、現場公示評比排名的形式,營造“比學趕超”的氛圍。形成單軌吊、猴車、掘進機等常態化評估機制,將機電各系統化整為零,精準施策,有利于系統穩定運行,降低現場生產影響。開展低標準曝光,標準化集中整治活動,對井下各類牌板尺寸、樣式、安裝位置及吊掛標準進行規范,完成井上下配電點集中整治,嚴把安裝質量驗收關,對照標準逐條落實現場,確保一次成型。
全面推進機電隊伍體系建設。充實機電設備管理員隊伍,實行積分制考核,壓實責任;開展“旁站寫實”跟靠檢修,量化跟蹤考核,嚴把檢修質量關。創新培訓模式,通過現場沉浸式培訓加外部定向培訓的方式,強化維修隊伍技能提升,在集團公司技能大賽中取得較好成績,包攬電工、鉗工狀元。
文/圖丨徐楠(陽城煤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