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礦始終秉持“生命至上、安全至上”的工作理念,不斷創新載體,創新形式,全力打造“三員”“提質提素”工程,持續發揮安監員、驗收員、技術員在安全生產中的監督、驗收、指導作用,齊抓共管、同心同力,切實織密安全網,護航礦井安全高質量發展。
“安”全監督,履職盡責,筑牢安全生產“防火墻”。“3309膠帶聯絡巷內垃圾多,兩順槽物料碼放不到位,三個‘嚴打’執行不到位,主體責任落實有偏差。”近年來,為進一步發揮安監員在現場的安全督察作用,我礦從獎罰機制、監督職能上找突破,努力增強安監員的責任意識;針對井下現場實行盯頭盯面管理,劃分負責區域,與工資考核掛鉤,實現安全監察全覆蓋,增強安監員的壓力感和危機感;推行安監員現場安全確認法,每班至少3次對監管范圍之內的安全狀況進行安全確認,安監員與職工同上同下,確保責任落實到位,促進現場安全生產。
為調動安監員工作的積極性,礦出臺了《安監員安全績效考核辦法》,對安監員實行百分制量化考核,每月評出金牌、黃牌、紅牌安監員。“今后礦上對安監員的考核更加規范、更加嚴格,安監員要堅決做到依法依規、真查真改、嚴管嚴罰,努力強化安全生產監督檢查,把著力點放在提升現場安全生產上來。”該礦安全監察部部長吳士全說。
“驗”出精品,嚴抓細測,撐起現場標準“防護傘”。為進一步加強井下工程質量管理,我礦出臺《工程質量驗收管理體系》,各工區嚴抓驗收員驗收標準,提升現場標準化水平,實行“誰驗收誰負責”的掛牌管理機制,嚴把礦井工程質量關,努力打造井下精品工程。“我們嚴抓工程質量管理,嚴格按照質量標準開展常態化工程質量考核,嚴格執行支護優化、日常檢查、動態抽查、月度驗收考核機制,把好工序質量關,確保工程完成即達標。”開拓工區區長苑賢峰說。開拓工區以“質量終身制”“動態抽查制”“驗收責任制”三項管理制度為抓手,加大工程質量全鏈條各環節管理,明確工作重點,強化保障措施,嚴格考核獎懲,形成具有“開拓特色”的標準化建設體系;“開工即精品、工作零失誤、質量零缺陷”是掘一工區管理目標,為確保目標順利實現,該工區要求驗收員嚴格按照“四精”工程質量管理辦法對工程質量進行動態監督,實現工程質量動態達標。
“持續開展常態化工程質量抽查,頂板巡視巡查,嚴格執行工程質量驗收制度,將工程質量驗收與月度考核掛鉤,嚴細標準、嚴抓落實、嚴格考核,提高驗收員管理責任,全面消除質量標準化的暗點盲區,確保工程質量動態達標。”生產技術科負責人劉尊剛說。該礦加大對驗收員的管理力度,各工區落實跟班管理、班組驗收員為現場質量第一負責人,根據技術措施標準和要求,全程監督每條錨桿、錨索的支護過程,通過管理和驗收員現場雙服務、雙監督,為每道工序的達標安上了“雙保險”。
“技”勝一籌,把脈問診,增強安全管理“防御塔”。為提升技術員的業務技能,營造“比、學、趕、幫、超”的氛圍,激發技術員學技能、練內功、提素質的積極性,我礦開展作業規程評比活動和圖紙評比活動,進一步檢驗作業規程編制和圖紙繪制質量,提升技術員的綜合技術水平。為提高技術人員的業務素質、服務意識和創新能力,礦打破“一聘定終身”制度,根據“專業對口”“學用結合”的原則,對技術人員實行工區交流任職,進一步提升了技術員的現場工作能力。對符合條件的職工進行公開競聘,為有技術、有能力的職工提供了展示本領的舞臺,同時在工資分配上給予傾斜,為敢闖敢干的年輕人創造更多機會。
“第一步將佩戴在身上的自救器挪到胸口前;第二步雙手捏住上蓋鎖扣,取下上蓋……”這是通防科技術員趙恒在給瓦檢員上課。技術人員離開凳子、撲下身子,開展技術員上講臺活動,在上課過程中針對職工現場遇到的問題進行一一解答,同時將課堂延伸到現場,到現場發現問題、處理問題、解決問題,對各頭、面進行技術指導,消除現場的安全隱患。
“我們堅持在創新中謀發展,在創新中提保障,在創新中守安全,積極探索新時代新形勢下安全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堅持在‘三員’技能提升和綜合能力提高上作文章,強化責任落實,突出安全意識,推動‘三員’技能的全面提升,持續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不斷夯實礦井安全生產根基。”黨委書記、礦長毛慶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