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拱港集裝箱自動化碼頭自聯調聯試以來,積極摸索生產作業新模式,打破傳統框架,優化設置調度生產運營部門,以科技賦能港口智慧,引進CITOS系統,上聯電子資料交換系統(EDI),下聯設備控制系統(ECS),通過智能閘口、RFID識別、智能客戶端、堆場計劃分配等核心技術及算法,掌握監控現場生產動態信息,成功推出了整套集裝箱裝卸作業標準流程,形成“龍拱港模式”。
超前,生產作業計劃表提前編制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根據船公司、船訊網等各類動態信息,掌握船舶抵港的各種信息,結合龍拱港的泊位條件、在港作業的進度、船舶作業的效率,科學合理安排船舶作業計劃,每天下午4點完成下一晝夜作業計劃編制,并通過生產計劃會傳達至生產人員,生產班嚴格兌現作業計劃。
便捷,外集卡“一車一卡”網上預約
外集卡車輛進入閘口前進行網上預約,提報箱主、箱信息、計劃數、綁定外集卡,進入智能閘口激活自動識別車牌號、箱號,根據提箱的信息進行分配堆場,整個流程順暢便捷。
高效,港內堆場作業自動化運行
龍拱港A1-A4堆場配套4臺自動化軌道吊,TOS系統根據計劃自動分配堆場,堆場門架識別車輛進入,觸發場橋自動化作業。外集卡到達指定貝位,集卡引導成功后,場橋運行到指定貝位抓箱,放在集卡車上。自動化軌道吊運行有條不紊、井然有序。
精準,集裝箱裝卸精準到位
自動化岸橋配置集卡引導識別、3D箱區掃描、高精度定位、智能理貨系統,做到了精準裝卸集裝箱。船舶控制在TOS系統中發送、監控作業指令執行,控制設備進行卸船作業。岸橋司機在自動化控制中心進行操作,岸橋采取光纖+5G傳輸模式,實現岸橋自動化作業。
文丨劉芝凱 圖丨呂驍 蔣帥(龍拱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