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云,綠草如茵,被沖刷的道路飄來一絲清新……秋日里的太平港,呈現出一年中最為多姿多彩的一面。
走進港區,與人們想像中的“煤港”景象不同,“做煤不見煤”,整潔的現代化作業現場讓人眼前一亮。藍色的煤棚和天空的顏色相互輝映,干凈整潔、規范化行走標線的道路,一字排開,廠區滿目蔥蘢,生機盎然,秋風掠過,花香撲鼻,讓人頓感心曠神怡……
綠色是港口的本色,更是港口高質量發展的底色。該港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綠色發展與安全生產、可持續發展,切實保障職工生命健康,提高職工幸福指數緊密聯系在一起,將生態環境保護與企業發展通盤考慮、一體謀劃,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堅守生態安全底線,引領企業發展不斷向好。
該港通過“油改電”、裝卸機改造、供配電系統節能改造等重點項目,加快淘汰老、舊、高排放大型機械及傳統柴油動力流動機械,購置了純電動裝載機、純電動生活污水接收車等,提升港口清潔能源使用比例。與此同時,該港逐步提高光伏可再生能源發電用電量,一期用550塊545W單晶太陽能光伏組件串聯于堆場封閉車間的房頂,每年發電30萬度,全生命周期可實現二氧化碳減排量6500噸,相當于每年為港口節約煤炭使用量12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60噸、二氧化硫排放110噸,具有十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應。
按照“四季見綠”的目標,“見縫插綠”種植各種綠植,綠化率已達80%以上,實現了“開窗見綠、出門進園、四季有綠、季季花香”的宜人景象,營造了愜意舒心的工作、生活環境。“我們不斷加大環境美化綠化力度,先后投資100多萬,在廠區種植綠植,鋪設了花園草坪;委托專業人員定期進行除草、施肥、修剪,及時清除病蟲害,同時積極開展‘義務植樹’活動,此外我們還定期為各辦公場所更換花卉、綠植,明確責任人,讓綠色真正成為港區的主色調。”綜合管理部劉夏苑說道。
漫步港區,林木蔥蘢、花草掩映,目之所及都是濃郁的綠蔭,仿佛置身于天然氧吧。“你看,我們環境在線檢測系統,猶如哨兵一樣,實時‘監測’港區各項環保指標,現在,PM2.5顯示的是15μg/m3,優于現行的35μg/m3的要求;PM10顯示的是21μg/m3,也優于國家規定的一級標準……”作為調度指揮中心工作人員的孟欣,其每天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實時監測揚塵在線檢測系統運營值。
“綠樹成蔭,四季常綠,每天不定時保潔,灑水車奔忙于港區主干道,港區由內及外都展示著整潔優美的姿態。景色美、環境好、空氣新,心情都豁然開朗,在這種環境下工作格外開心。”說起港區的變化,機電技術部職工孫克剛說。
站在新起點,砥礪新征程。據介紹,該港1#碼頭改造完成后,集裝箱“門到門”運輸,將進一步提升裝卸效率,促進節能減排,推動智慧綠色港口建設,實現生態與發展互促共贏。
文/圖丨太平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