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太平港安全生產經營工作持續向好,進入四季度攻堅保全年的關鍵時期,該港深入貫徹落實集團公司要求,攻堅克難,扎實工作,全力以赴打贏年度收官戰。
新建項目增添“盈利點”
9月底,1號泊位改造順利完工,新購置安裝的41T-40M龍門吊具備運營條件。該設備具備3萬標箱發運能力,較之件雜貨運輸,裝卸效率更高,擴大了運輸單元,為貨物裝卸和搬運“門到門”提供了新動力。
商務部負責人李洋洋介紹,設備安裝期間港口就與周邊的太陽紙業、泰山玻化等具有集裝箱業務需求的企業進行了積極對接,初步達成了合作意向,相關業務正在穩步開展,預計將為企業帶來10%的盈利增長點。
生產作業“提質增效”
“國慶期間,完成了7.3萬噸的吞吐量任務,同比增長34%,這得益于我們生產組織的優化和貨運交通工具的有序協調。”太平港生產機電技術部亓興標說道。
太平港在生產組織上采取“錯時、錯峰”工作模式,根據任務量,統籌調度,集中作業人員和優勢“兵力”進行攻堅,提升作業效能。在生產任務比較輕松時,合理安排檢修和環保提升工作,做到各項工作“忙而不亂”。同時,科學緊湊安排船舶靠離和運輸車輛銜接過程,船只離泊和車輛裝卸完成后,就會有后續的船只和車輛緊跟而上,將空位時間縮到最短。據統計,僅10月8日,即節約船舶靠泊時間6.7小時,泊位利用率保持在70%以上,實現“小港口大能量”。
市場開發“突出重點”
在穩住現有客戶基礎上,抓大不放小,采取“確保穩住大客戶,努力轉變小客戶,積極拓展新客戶”的策略,制定詳細營銷計劃,突出貿易合作重點領域,積極對接,保持市場開發力度不減。
進入10月份即與晉控(重慶)智慧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山東東宏管業有限公司、青島科達寶資源有限公司等企業簽訂了合作意向協議,為后續工作開展做好了鋪墊。同時,按照集團公司批復,積極做好貿易分公司建設,旨在通過貿易合作與協作,增強與客戶間的連通度和開放度,推動港口物流與貿易、金融、產業有機協同,融合發展,打造“貿易平臺+產業園區+倉儲+物流+金融服務”的全鏈條服務,推進與客戶更高層面的全面合作與高質量發展,實現互惠共贏良好局面。
協同發展“漸入佳境”
與華電鄒縣發電有限公司電煤物流、貿易合作達成的發展戰略共識不僅能夠實現太平港業務量的提升,而且,通過與梁山港、物貿公司的深度合作,充分發揮各自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融合發展不斷深化,為濟寧港航板塊一體化發展提供了堅強助力。
據介紹,此業務來煤由陜西火車運輸至梁山港,通過“港港聯運”的方式船運至太平港后轉運到鄒縣電廠,屆時不僅為集團相關企業帶來了年百萬余噸的業務增量,而且將原來的汽運模式由水運代替,為服務企業每噸降低運輸成本10余元,真正實現了企業的互惠共贏,共同發展。
文/圖丨單貝(太平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