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瓦日鐵路“能源動脈”的開通和大運河內河航運的復蘇,標志著“西煤東輸”西部能源大開發和“南北貿易”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邁向新格局。濟寧,占據了西煤東運咽喉要地,是連接西部煤源產地和長江三角經濟區的重要港口物流樞紐。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發展區位優勢,濟寧能源發展集團整合濟寧市港航資源,以“綠色化、智能化、標準化、現代化”港口建設為基礎,拓展貿易渠道,以“上控資源,中聯物流,下拓市場”的長遠規劃,布局整個市場。
上控資源,充當“排頭兵”
濟寧能源物貿事業部作為集團公司港航發展的排頭兵,秉承“貿易引領”的戰略使命,率先披掛上陣,敲響物流貿易的大門。在現有10對礦井的基礎上,擴產量,增效益,同時,沿瓦日鐵路線向上游晉陜蒙地區拓展業務合作,強化供應鏈。購買上游山西肖家洼混煤存放于梁山港儲煤棚中,便于貨物運輸,同時,拓展各大港口上游焦炭業務,簽署陜西中太發國能寧煤電廠、陜西錦騰發梁山港電煤等發運業務。
“上游,通過鐵路部門,利用明年運力洽談會,尋找目標大客戶,爭取與國家能源、陜煤化、晉煤控股、榆神煤電、內蒙古嘉泰華蒙能源、中煤集團等目標客戶進行洽談合作。”物貿事業部總經理榮強說,在保持原有客戶的基礎上進行再優化,以老客戶增量,大客戶開發為基礎,不斷壓縮托盤貿易占比,增加自營貿易是接下來重要規劃。
中聯物流,建設“樞紐帶”
在濟寧建設貫通南北的交通中軸樞紐中,作為打造內河港航貿易發展的第一站、橋頭堡和重要融合區,濟寧能源港航建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濟寧能源港務區、大宗商品貿易基地、新能源船舶等一批重大設施項目,都在濟寧鋪開“戰場”。機遇面前,濟寧能源將加快推進貿易發展,通過“公、鐵、水”多式聯動,實現新跨越式融合,打造“上接晉陜蒙、下達長三角、輻射京津冀、影響全中國”最關鍵的“黃金分割點”,并以此撬動整個中軸崛起。
集團公司努力把區域內“公、鐵、水”三位一體的綜合交通優勢迅速轉化為發展競爭優勢,大力發展樞紐經濟。以更高標準發展港航貿易經濟,在做強做優區位優勢上實現新跨越,緊緊圍繞“一體兩翼、雙輪驅動+園區經濟”的戰略定位,在促進優質資源集聚、全力推動重大項目建成投用等方面狠下功夫,充分發揮中游地區濟寧四港的有利位置,調倉騰庫,優化布局,貨場前置,實現自主參配,放大貨場效應,切實將濟寧港航貿易打造成為帶動全市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增長極。
當前,物貿事業部與陜西錦騰太商貿、青島正立信實業等多家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在港口實現交通轉運,同時,與江蘇大唐、安徽大唐、鄂城鋼鐵等各大企業的鐵水聯運、水運業務也在精心籌備當中。
下拓市場,打造“集散地”
“我們將繼續開展本地的‘敲門’‘串聯’行動,充分發揮自身采購優勢,挖掘本地資源,梳理‘濟品濟用’優質產品向外拓展貿易,同時,將我們的精煤運送到南方鋼廠,然后采購鋼廠的鋼材、鐵礦石等其他貨物回城,開發蘇州、常州、郁州等地的回城業務,強化商品貨物貿易鏈條。”榮強強調,強化本地商品貨物供應鏈,打造“一單式”“鐘擺式”業務運輸,實現集聚效應,形成利益鏈和誠信鏈,達成共贏、多贏,能為本地企業降成本,為外地企業減流程,為自己企業增效益。
在此基礎上,物貿事業部圍繞鐵路、運河、港口、煤礦企業加粗拉長貿易鏈條,利用采購、營銷、物流多種優勢,在金融賦能的加持下,做強做大自主貿易,以“貿易引領” 推進經濟戰略發展。積極向南方經濟強省企業學習,開拓思維,拓寬眼界,與上海港、連云港等大型港口開展合作,推動“港港協同、港貿協同、港船協同”的發展。同時,南京推介會也取得巨大成效,前期與13家企業開展合作,合作貨物量15.62萬噸,貿易額7021.2萬元。鎮江辦事處的輻射作用也持續增強,展現出的現貨優勢,將被動尋找客戶轉變為吸引客戶主動上門問價。
當前,濟寧能源物流貿易正向國內一流的智慧供應鏈集成服務商和物流產業服務運營商發展。1-9月份,濟寧能源物貿事業部實現營收469.72億元,完成全年收入351億元進度預算目標(263.25 億元)的178.43%,勇創佳績。下一步,物貿事業部將繼續抓重點、強落實,聯動“上中下”,共享新機遇,向千億級集團新征程邁進。
文/圖丨宋浩瀚(物貿事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