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融匯物產成立以來,該公司始終堅守“業務高效,管理有效”原則,致力于在常規管理上不斷細化與深化。在業務推進方面,公司堅定實施“增量、擴土、提質、夯基、控風險”戰略,積極推動港港、港倉、港貿聯動,創新業務模式,實現了業務的可持續發展。管理支持方面,公司堅持“嚴準入、強流程、控錢、控貨、控保障”原則,積極構建全面風險管控體系,為公司的穩健運營提供了堅實保障。
同時,融匯物產成立精益化推進領導小組,在原有的管理模式中繼續深化,圍繞調研中發現的“5項重點問題”和“25項具體問題”,全面推進精益化管理,并結合任務的緊迫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從“六個維度”進行管理,實現管理效能與業務品質的雙重精進。
優化內控體系,從管理上“精”
圍繞現有制度和流程持續優化,確保工作開展高效順暢。首先,對業務進行分類分層管理,基于業務類型如產品分類、賬期授信、業務模式等關鍵業務類型,對20家公司相關業務,共計90條業務流程,根據業務特點進行流程梳理和分析,輔以業務規模進行區分,重新梳理優化業務流程,明確不同規模、不同業務類型、不同業務品類下的審批流程和路徑,合理精簡不必要的環節。其次,加強并行審批管理,明確各審核節點審核要素及審核范圍,夯實各業務主體法人權責范疇。
對于公司所有業務,每筆款項的支付均由業務、財務、風控人員進行歸口職能審核,構建業務、財務、審核一體化的資金管控模式,實現業務立項到合同簽訂、訂單發運、單證結算全流程的貫穿滲透式管理。建立業務鏈條資金創效、經營創收能力評估機制,持續優化業務質量,降低低質量、高風險業務用資額度。
以“業務導向、競爭驅動”為基本原則,全面推行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從單一人才引進向業務團隊引進,從增收創效獎勵向戰略發展、資源協同吻合度評定轉變,構建公平公正且符合市場化薪資水平的貿易企業人才引進和薪酬機制。
強化運營質量,從業務上“精”
從線索、商機到訂單的業務開拓全過程管理,識別必須達成和一般達成的業務機會。對483個業務鏈條進行細致分析,建立客戶分類分級評級體系,針對戰略客戶、優質客戶和一般客戶,建立定期走訪維護、經營情況跟蹤和不同客戶性質的授信機制。面對戰略型客戶,一對一形成客制化維護與開拓方案,在提升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的同時,提高客戶粘性,穩固企業經營風險護城河。
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高新技術應用,以數字化手段搭建天網建設,以倉儲、庫存管理搭建地網建設,滿足在庫、在途貨物的實時監控與質量追溯管理。最終借助數字化能力,搭建企業內部的高效運營平臺,貫通產供銷和倉儲環節,提高端到端全流程的交付履約能力,在及時預警、管控風險的同時,提高日常數據統計和經營管理效率。
加速推進融匯數易平臺建設,從原生交易和平臺導流兩個方面入手,從煤、焦、鋼、糧、鐵礦石撮合交易、基礎服務向多元商業模式跑通到產業融合貫通轉變,最終實現產品服務深化、多元變現和生態互聯互通,由大宗商品供應鏈集成服務商向數字生態資信數據中心者、決策者轉變。
下一步,融匯物產將繼續秉承精益化管理理念,全力推動精益化管理提升,持續深化管理改革,強化問題導向,精準策略實施。以迎難而上、敢打必勝的氣魄;勇爭一流、追求極致的斗志;時不我待、舍我其誰的銳氣;克服一切困難,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實現精益化管理全方位提升。
文丨張凱 劉洪印 圖丨丁曉曉(融匯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