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躍進港傳來兩組數據。一是港口第四季度月均吞吐量較1-9月份月均增長7.11萬噸,二是車輛在港平均等待時間由1.86小時縮減至1.43小時。
兩組數據的背后,是躍進港在“決戰四季度”中,從深化港港聯動、優化生產組織、壓縮隱性成本、科技賦能安全等方面動真格、見真章,實現了集疏港數量和服務客戶質量“雙提升”。
深化港港聯動 貿易引領促增量
躍進港深入領悟集團公司港港聯動政策優勢,嚴格貫徹執行集團公司關于貿易、倉儲、物流、單證各項制度,加大小散客戶清理,深化貿易市場開發。1-10月,躍進港港港聯動簽約量完成102.67萬噸,銷售量95.01萬噸,完成簽約、銷售任務目標120.79%、111.78%,港港聯動成為新的業務增長點。
躍進港堅持打造平臺經濟的經營方針不變,通過摻配煤業務打造多元化服務,動力煤、主焦煤摻配已逐步開展,增量0.5-1萬噸/月;向堆場堆存空間要效益,合作大客戶,優化堆場布局儲煤能力提升5萬噸,達到25萬噸;發揮區位優勢,打造了多貨種產品交割庫,依托梁山港上游資源和中交潤楊物流優勢,目前已經形成貿易、摻配和物流等綜合服務的產業生態。
優化生產組織 效率提升促增效
為進一步提升作業效率,躍進港以進港為起點,動態模擬不同作業流程的進港路徑、位移和操作要求等,對各崗位操作要求精準到“分”。目前,躍進港經過以路標路線重新規劃為主要內容的流程優化和以推行皮帶秤復磅減少二次作業的流程簡化為主要內容的“雙提升”,對各操作崗位明確了時間要求,通過強化調度指揮中心職能,加強效率考核,使得多流程、全方位人員“動起來、緊起來、快起來”,實現了車輛卸車效率和船舶卸船效率不斷提升。
為實現人力資源的統籌配置,躍進港打破“一人一崗一技能”窠臼,推行大班組改革,著力培養出了一專多能技術工人隊伍。目前,港口63名一線操作工均實現了“一用一備一學”的技能儲備。人員技能綜合提升,帶來了大機設備作業效率的穩中有升,較2023年均值,第四季度直通裝船作業效率提升了16.30%,龍門吊綜合作業效率提升了26.65t/h。
聚焦降本跟蹤 精細管理見成效
躍進港以全面預算管理考核為抓手,牢固樹立“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管理理念,強化計劃、采購、領用等全過程管控方法,建立公司級、部門級、班組級將本臺賬,跟蹤考核、追責溯源,推動生產成本單耗水平持續降低。
進入四季度,日漸嚴寒的天氣考驗著港口戶外作業設備。維修班轉變“修的思維”為“養的意識”,未雨綢繆,于10月末開始了全方位排查、養護和防寒保護,使得設備平穩“過季”。變外委為自修,既提高了大機設備的作業效率,也有效降低了材料費單耗。11月份,躍進港材料費同比下降44.14%。
堅持科技賦能 新質發展有保障
11月10日,可移動卸載料倉在躍進港5#泊位投入使用。該設備可有效解決30T吊機在卸船作業中的物料處理問題,通過四扇液壓閘板實現物料的通斷和流量控制。卸載料倉承重能力大,在實際作業環境中,有穩定可靠地工作表現,港口煤焦等貨品的卸船效率較10月份提升了24%。
為進一步提升港口的“科技含量”,2024年躍進港著力在科技賦能生產上下力氣。目前,港口已建成配儲光伏系統項目,裝機總容量為2.497MW,年發電280萬千瓦時,節約電費20萬元;8月份上線的數智化AI“電子煤棚”項目,實現了堆煤露天堆場抑塵治理智能化管理,堆場全面取消了移動霧炮,提高了作業環境的清潔度和安全性。
日月不肯遲,四時相催迫。躍進港將保持“不進則退、慢進亦退”緊迫感,在精細化“雙提升”攻堅時刻,打破傳統思維壁壘,打造港口核心競爭力,持續書寫企業高質量發展出彩答卷!
文丨劉煥 孟冉(躍進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