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太平煤礦充填站職工面對任務重、人員少的現狀,不等不靠,積極動手動腦,對充填站設施進行改造創新,既節省了人力物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沙斗下面的砂倉門卡住小石塊就會淤砂,每次清理淤砂,兩個人得清理2—3小時。現在,砂倉門上方焊上了鋼板,鋼板箅住石塊,避免了石塊粘到了砂倉門旁邊的砂倉壁上,從而卡住砂倉門,造成淤沙的現象。改造后的沙斗及沙倉門,每月可節省30個以上的人工工時。
平放的振動篩,由于有大塊堵塞,沙下得較慢,需職工用锨不停地來回撥拉、敲打,沙方可順利地下去。現在,平放的振動篩變成了斜放,由于有了傾角,大塊的物體一上震動篩就立刻滑了下來。沒有了大塊的擁堵,細沙下得順暢了,職工省力了,更重要的是不會因進入大塊造成堵管了,可謂是“一箭三雕”。
充填泥沙沉淀池是兩米深的長方形水池,機器下不去,只能人工清理。每次清理時,人拿著鐵锨下去,一锨一锨將泥挖出,再舉過頭頂,倒在岸上鏟車的車斗里,弄得滿頭滿臉都是泥水,而且每周至少清理一次,清理一次需四、五個小班,費時費力,鏟車工作時間也較長。改造后的泥砂沉淀池,四面中有一面呈斜坡狀,鏟車直接開下去,幾鏟就端走了。這樣每月可減少100個以上的人工工時,既節省了人力,又減少了油耗。(邵長來 李開珍)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