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煤礦“節支降耗在行動”之三:巧調班次“擠”效益
增收節支、挖潛增效”是運河煤礦當前的一大主題,在開展的系列增收節支活動中,該礦洗煤廠通過細致研究,巧調班次,硬是從時間里擠出了一份效益。
運河煤礦洗煤廠的運行模式是兩班生產,一班檢修。5月份以前一直實行的是早班和夜班生產的模式,這樣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早班有4個小時(7:00—11:00)在電價的高峰時段生產運行,如果改到中班,將有5個小時(18:00—23:00)在電價的高峰時段生產運行。針對這種情況,該廠管理人員通過比對分析,對生產班次進行了巧妙調整,把原來的早班生產調整為早中班,即在早班和中班之間的班次(11:00-19:00),這樣就最大限度的避開了電價的高峰期。通過對調整前后的用電費用進行計算,原來每班用電費用為4968元,調整后每班用電費用為3672元,調整后每天就可節約電費1296元,一年僅電費就可以為礦上節約資金 30多萬元。
與此同時,檢修時間也由中班改為早班,既能和皮帶煤流檢修時間保持一致,避免了因其他單位檢修造成分煤跟不上,避開了早班空倉的現象,又能給維修工提供巡查設備動態狀況的時間,及時排查出故障,為設備的維護做好備品備料,還能讓大班管理人員緊跟檢修項目,統籌協調,提高工效。而且通勤班車也充分利用了送下班職工的回程車到礦,車管科不必另行增加班車車次。
動動腦,用用心,就能從時間里“擠”出效益來,洗煤廠通過巧妙調整職工上班班次挖掘出一筆可觀的經濟效益,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增收節支、挖潛增效”的大文章上寫下了漂亮的一筆。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