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橋煤礦開拓工區通過征集“金點子”、廢料堆里“再淘寶”、“技術改造三措并舉”,從而有力地推動了節能降耗、降本增效活動的深入開展。
向職工征集“金點子”。該工區依托創新活動為載體,讓職工圍繞崗位、作業流程中的小竅門、小革新、小發明、小創造和小建議。廣泛開展修舊利廢、小改小革和創新創效等群眾性增收節支活動。目前,已征集“金點子”40多條,并對征集的“金點子”進行篩選、整理、反饋、實施,取得了良好成效。該工區利用用廢舊槽鋼和廢舊鋼絲繩等材料制作的耙裝機防護欄,不僅提高了施工工作效率,還大大增強了施工作業的安全系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廢料堆里“再淘寶”。不久前,該工區急需制作擋車器,如按以往用新材料制作需用1500元的材料費。但他們采用廢舊風鉆氣腿、油缸及片閥,利用風水改變氣腿及油缸的伸縮達到控制擋車器的升降,以實現擋車器的全部功能。僅用了300多元的材料費。該工區制定了廢舊材料再利用制度。定期組織人員到廢料堆“淘寶”,并安排專人為廢舊材料建立檔案,將材料分類擺放,統一管理,重新利用。不僅如此,該工區還將升井的舊鋼網、舊錨桿,制作成水溝骨架、水管吊鉤等,實現了廢舊材料的再利用。
技術改造破難題。該工區施工的二采區23下04上順工作面第一部皮帶經過一個坡度較大的上下山交匯處的凹點時,運輸過程中頻頻發生掉矸、撒煤現象,而且皮帶啟動時,皮帶與巷道頂板易發生刮擦,造成皮帶撕裂現象,同時也給安全生產帶來了一塊“心病”,他們經過反復摸索和論證,最終設計制作了皮帶機“變坡導向滾筒裝置”。該裝置不僅解決了皮帶運輸過程中頻繁發生掉矸、撒煤及皮帶撕裂的問題,增強了皮帶運行的安全系數,同時也節省了人力物力,避免了多購置一臺設備的生產消耗,起到了很好的經濟效益,每年也可為礦節約近20萬元的資金消耗。這是該工區通過技術改造節支增效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該工區把技術改造當作節支增效的重要舉措,發動各班組自主破解技術難題,一種講節約、樹節約、比節約的氛圍在工區蔚然成風。
(義橋煤礦開拓工區 劉奉偉)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