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志猛在座談時提出,我市煤炭產業與城市建設都進入了快速發展期。在實施市委“強力突破工業化、城市化兩大重點”這一方針的同時,要處理好煤炭產業與城市化二者之間的關系。針對地面建筑增加壓煤面積的問題,要切實搞好城市、村鎮建設規劃和項目建設與煤炭產業發展的對接,正確處理地上與地下的矛盾,做到“上下一盤棋”。對于已經形成的重要建筑物、交通干道和干道規劃區,以及水源保護區、地質保護區、文物保護區等區域的壓煤,應當堅持地下服從地上的原則,禁止開采活動。對于未進行建設的壓煤區域,應當堅持地上服從地下的原則,開采前不進行項目建設,避免出現新的壓煤,以免造成新的搬遷或資源浪費。
在談到加大對提高煤炭資源回收率的支持力度時,喬志猛提出,我市探明煤炭資源儲量為140億噸,已采出煤炭12億噸。截止目前,保有資源儲量117.6億噸,預計可采儲量為26億噸。現在,我市煤炭開采已進入高峰期,年生產原煤達8000多萬噸,礦井服務年限普遍加速縮短。因此,必須對提高煤炭資源回采率引起高度重視。近幾年,濟寧能源發展集團針對水體下壓煤在太平煤礦采用了膏體充填技術;針對建筑物下壓煤在花園煤礦采用了固體充填技術。這些技術的實施,使所在礦井的煤炭回收率提高了兩倍,礦井服務年限延長了一倍,并且避免了地表塌陷和村莊搬遷,具有巨大的社會效益。但是,采用這種技術后,采煤成本高達960元/噸以上。成本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這種技術的推廣應用。喬志猛建議市委、市政府對于這種技術的推廣應用給予適當扶持,以利于調動更多企業采用這種技術的積極性,使這種技術在更大范圍得到應用,進一步提高煤炭資源回收率,延長服務年限,減少土地塌陷,實現煤炭產業的科學發展和持續發展。
就大力發展非煤產業的問題,喬志猛提出在搞好煤炭主業的同時,發展空間必須向煤炭精深加工進一步拓展。應該按照“深度開發、產業聯動、優化結構、集約發展”的思路,走煤炭主業與相關產業多元化發展的路子,構建現代煤炭產業體系,打造多元支柱產業群,推進形成煤化工和電氣熱等各類能源和相關產品共同發展的新格局。鑒于有些企業在非煤項目建成初期利潤較少或者沒有利潤甚至暫時虧損的實際,喬志猛建議市委、市政府在對企業年度工作指標的考核方式上要體現與煤炭產業的區別和對發展非煤產業的鼓勵,以利于鼓勵支持煤炭企業大力發展非煤產業。
喬志猛還就統籌做好項目整合和園區建設工作提出了科學合理的意見建議。
市領導對喬書記的發言及提出的建議給予了充分肯定。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