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每一個人的職業生涯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每一個人都會在工作中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當我們在職場中遇到打擊、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唯有擁有陽光心態,才能走出困境、戰勝一切,并勇往直前。世界著名潛能學大師安東尼·羅賓指出:影響我們人生的不是環境,也不是遭遇,而是我們持有什么樣的心態。擁有陽光的心態,才能成就燦爛的未來。
在轉崗中歷練 在勞動中蛻變
——記金源煤礦轉崗職工徐磊
每天早上8點,徐磊都會準時來到自己的工作崗位——煤炭發運貨場。他的主要職責就是貨運車輛調度,對來往進場的車輛進行疏導檢查,確保發運現場有序不亂。作為一名轉崗職工徐磊和大家一樣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無聞,任勞任怨,但是他又和其他人不一樣,在轉崗的日子里,他完成了“化蛹成蝶”、超越自我的一次蛻變。
陰差陽錯無可奈何
徐磊退伍后,被分配安置到濟寧監獄金源分監獄從事獄政管理工作。他和所有的人一樣,希望自己能不辜負青春,實現人生理想抱負,在自己的崗位上干出一番成績。2016年,監獄系統進行體制改革,監企分開勢在必行,所有監獄系統都要退出煤礦企業,人員也要進行分流安置,一時間各種消息滿天飛。由于政策執行偏差,導致徐磊和其他部分退伍士兵沒法兌現事業身份,在未來的監獄退危中只能離開監獄選擇到煤礦工作,這個結果對他來說是不可接受的。清閑安逸的工作環境將被打破,體制的改變,崗位的調整,以及對煤礦生產的一無所知,讓他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憂慮和壓力。為此,徐磊多次聯系各級領導說明情況,要求按照退伍軍人安置政策執行事業編制身份,留在監獄工作。但是問題復雜,領導無法給予解決。徐磊想不通,也不甘心,為什么政策在他身上出現了偏差?為什么是這樣不公平?去上訪、纏領導、提訴求,成了他每天必做的“功課”,強烈的抵觸情緒和不滿縈繞在他的心中,這讓各級領導都很頭疼,也很無奈。
真誠溝通柳暗花明
早在濟寧監獄和濟礦集團正式交接以前,雙方就進行了多次溝通協商,就各種安置交接方案進行商討調研。金源煤礦接管小組組長林衛國在得知徐磊的情況后,多次表示關切,并主動抽出時間找徐磊談心,林衛國說:“雖然我們現在不是同事,但將來或許會在同一單位工作,你的事情我聽說了,我也很關注,有些事情不管是對還是錯,有時候我們是無力改變的,個人有情緒、有不滿,這都是人之常情,我理解你現在的心情,但是生活總要繼續,人生除了上下,其實還有左右,你可以試一下,換一個心態、角度去看,到了金源說不定能干出一番事業”。這次談話徐磊并不為所動,認為領導在唱高調、做樣子罷了,他依然我行我素,不解決身份編制問題一切都免談。
為緩解轉崗職工的不適應,礦領導專門安排了多樣的轉崗培訓,拓展訓練、崗前培訓、專家講座、心理咨詢等活動,集團總經理張廣宇也親自為職工做轉崗動員講話,會上張總經理情真意切的話語,語重心長的叮嚀,讓所有轉崗職工重新燃起了希望,找到了新的方向。這是一次新的挑戰,也是一次新的旅程。在一次工作檢查中,張廣宇總經理聽說徐磊來上班了,并且干得很認真,特意來到他的工作崗位,拍著徐磊的肩膀說:“看到你堅守在崗位上,我也很高興,金源煤礦剛剛起步,各項工作都有序運行,等復工復產后,各項福利保障都會好起來,金源的明天會更好,我們職工的福利待遇也會節節高,有什么困難問題都可以找我或者找林礦長,我想,辦法總比困難多嘛。”這次交談雖然不長,但對徐磊來說卻是意義不同,這樣平等的對話,誠意的問候,讓他的心里倍感親切溫暖。
敞開胸懷擁抱陽光
徐磊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其中有波折也有感動,我想更多的是他看到了希望,找到了方向,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溫暖。就像徐磊自己說的那樣:“一開始有一百個不愿意,一千個不情愿,但是身邊發生的人和事叫我感動,我不能叫領導一次次的擔心我,掛念我,我也是個漢子,不能在一個地方跌倒就趴下了,我感動這個集體給我的溫暖和照顧,感謝身邊同事的幫助,新的生活開始了我愿意重新啟航,放下包袱輕裝前進,用自己的雙手干出屬于我的一片天。”轉崗后的徐磊讓人刮目相看,他的行動讓人感慨,心結打開了心情也就釋懷了。
在轉崗的日子里,大家感受到了金源團結一致的拼搏精神,感動著惺惺相惜的暖暖情誼,感觸到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意義,這里的凝聚力,聚集了滿滿的正能量,融入到每一位轉崗職工的心里,昂揚、向上、熱情如火。相信在這種信念的感召下,會有更多的人建新功、創新業、贏未來……
■ 金源煤礦 周鵬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