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干得漂亮”詮釋濟礦人的工匠精神
——蔡園煤礦關井閉坑工作紀實
蔡園煤礦建于1975年,是一座具有四十多年歷史的老礦井,累計生產原煤1100多萬噸,給地方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12年,隨著煤炭黃金十年的終結,曾經一度輝煌的煤炭行業,經歷一場陣痛,煤炭滯銷,礦井出現巨額虧損、職工工資拖欠,企業經營舉步維艱。蔡園煤礦經過三十多年的開采,3上、3下主采煤層儲量基本枯竭,12、16煤煤層均厚僅
接到礦井關閉通知后,蔡園煤礦立即按照《山東省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驗收辦法實施細則(試行)》(魯煤規發[2017]54號)通知要求,著手礦井關閉工作。在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濟礦人順應時代潮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化解煤炭行業產能過剩方針政策,積極響應濟寧市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戰略部署和要求,于2017年10月份開啟關井閉坑模式,全力投入到安全、有序、平穩的關井閉坑工作中,僅僅用時十五天,就全面完成了礦井回撤、拆除井架、封閉井口工等作,濟礦人正是用“干得漂亮”詮釋了孜孜不倦、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困難重重,難不倒“濟礦人”
由于礦井開采時間長,歷史遺留問題較多,關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很多困難和問題,一是施工難度大。礦井停產時間較長,大多數設備均無法正常使用,維修量巨大;礦井巷道部分出現底鼓片幫,給運輸環節增加了難度;井下壓風、供水系統已無法正常使用,無運輸安全設施;施工條件差。 二是安全壓力大,礦井井下施工條件復雜,監獄轉交生產資料有限,施工人員對現場不熟悉等客觀原因,造就了施工安全系數的降低,施工安全壓力巨大。三是礦井周邊社會關系復雜,涉及2個地級市、3個鄉鎮、11個自然村的土地塌陷補償問題。另外,蔡園煤礦長期給蔡園村、邢堂村、朱梅集村供電、供水,處理不好就會造成較大的群眾時間,因此關井維穩壓力巨大。
面對困難和問題,蔡園煤礦先后多次召開了回撤關井動員會、座談會、協調會等,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周密組織部署,確保萬無一失。關井伊始,組織相關人員從時間節點、方案設計,到人員安排、施工組織、職責分工,超前進行周密安排,開展了大量基礎工作。同時,還多次組織工程技術人員深入現場,倒排工期,編制完成了《蔡園煤礦回撤關井方案》,并經集團公司審查通過。針對周邊村落外部協調這個難題,我礦積極將國家當前的政策、關井不關企業及債權債務繼續履行等信息與當地村民做好溝通宣講,爭取他們最大的理解,為開展關井工作掃平一些障礙。集團公司總經理張廣宇心系關井工作的安全、維穩、質量和進度,多次調度、詢問,并成立了以總工程師為組長的集團公司幫扶工作小組。集團副總工程師蔣立憲親臨現場,指導工作,勉勵鼓舞大家要做好工程的每一道工序、注意每一個細節,嚴把安全質量關,以優秀卓越的成績為黨的十九大獻禮。
“三種精神”是團隊致勝的“三大法寶”
一個礦即為一個團隊,一個精神高度一致的團隊才能擰成一股繩。該礦負責人在關井回撤調度會上多次強調指出,關井閉坑工作要不忘安全初心、弘揚管理正氣,確保團隊持續抓安全的精神、以礦為家的精神、攻堅克難的精神三種精神不能丟。
持續抓安全的精神不能丟。礦井進入關井閉坑關鍵時期,多年的停產失修、不安定的工作環境、拆除和回撤流程的生疏等讓安全形勢面臨著嚴峻考驗,稍有閃失,就可能在最后的安全上吃敗仗,在安全收尾這一緊要關口留下遺憾。“越是在這樣的關鍵時期,越要有抓安全的決心和定力,將一切可能影響安全的因素摸排清楚,并逐項逐條制定防范措施,確保將隱患這只‘猛虎’關進籠子里,牢牢將安全的主動權掌控在手中。”該礦主要負責人在調度會上這樣說。正值十九大特殊時期,學會安全措施和思想政治兩條腿走路,不光要關注現場,更要穩定職工的思想,現場作業才能穩當,各項工作自然能夠安安全全進行。
以礦為家的精神不能丟。關井閉坑期間,生產設備要回收,礦井物資要整理歸檔,這些都是國家的資產,怎樣才能保證不流失?該礦始終秉承“流失就是犯罪,丟棄就是浪費”的理念,用制度、紀律繃緊這根弦,確保企業不丟一針一線,讓國有資產的每一顆螺絲釘都能完璧歸趙、顆粒歸倉,在其他地方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同時,該礦切實重視“零丟棄、零浪費、零丟失”的回撤原則,加強法律法規教育,加強以礦為家的思想滲透,加強思想宣貫引導,確保全體職工能以礦為家,把國有資產當作自家的物品一樣珍惜,從而為國有資產不流失提供堅強保障。
攻堅克難的精神不能丟。面對時間緊、任務重、安全和維穩壓力巨大的現場,現場工作組人員勇于面對,倒排工區,采取螞蟻啃骨頭的精神,一步一個腳印地完成各項工作。為確保整個回撤、關井工作的順利推進,蔡園礦采用一天兩會、兩調度、兩協調的方式,現場跟班人員不少于兩人,具體負責協調安全、生產事宜,積極聯系吊車、叉車等輔助設備,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方便,為快速、安全的完成本項工作保駕護航。 蔡園礦所有管理人員在關井期間,沒有一個人提出回家一趟,全心全意投入到緊張關井回撤工作中去,保障了整體工作的有序開展。
精心組織力保安全滿意 各司其職確保萬無一失
為保障關井閉坑工作的順利開展,按照集團公司統一指揮和工作部署,蔡園煤礦迅速行動,成立了安全風險防控組、維穩風險控制組、債務風險控制組三個工作組,并召開全礦干部職工大會、安全回撤工作會議、管理人員會議,組織動員、分解任務,提出了嚴明的紀律要求,采取一系列強有力的保障措施。該礦負責人向全礦提出了思想要統一、任務要明確、安全要確保、礦區要穩定、工作要質量的五項要求,礦綜合辦下發了《蔡園煤礦管理人員工作協調會會議紀要》,從管理人員的下井、值班、跟班、維穩、治安、請假以及責任追究等方面,提出了嚴格要求,確保回撤期間人要到位、心要到位、工作要到位。
組織相關科室人員從關井閉坑方案的設計、物資設備的回收、工程項目的驗收等全過程綜合分析,積極應對關井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超前謀劃,果斷決策,精心部署,嚴格要求各級管理人員破解困難問題,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層層傳遞責任、層層傳導壓力、層層落實任務,確保十九大期間安全平穩地下好每步棋。
時間緊、任務重 卻沒有一個人掉隊
時間回到
“關井期間,畢竟礦上人員少、擔子重,我們全體管理人員沒有一個離礦回家的,為的就是舉全礦之力,盡早完成關井任務,想家了就通過手機微信視頻與妻子聊聊天,看看兩個剛出生不久的孩子,現在任務順利完成,我們終于松了一口氣”,該礦生產技術科科員欣慰的說到。正如所說, 白加黑、晴加雨、好加快的實干精神,在他們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在將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前提下,蔡園煤礦倒排計劃、加班加點、大趕進度,確保工程按時間節點和進度質量推進。
就這樣,原計劃兩個月完成的任務,蔡園煤礦全體職工僅用了15天就保質保量的圓滿完成了關井閉坑任務,贏得了省、市煤炭局以及集團公司的高度認可,這就是所謂的“濟礦速度”。
一副副累而不倦的面孔,一個個樸實而又偉大的身影,一個個催人奮進的光輝形象……蔡園煤礦關井閉坑工作的圓滿完成,不僅是一項政治任務和社會責任,鑄就的是濟礦人敢為人先、追求卓越、干事創業的時代精神,更是濟礦人鍛造工匠精神的真實寫照。破解困難,濟礦人用自己的行動,迸發出耀眼的光芒;迎接未來,濟礦人邁出鏗鏘步伐,譜寫濟礦未來發展的新篇章。
■ 蔡園煤礦 程建亮 馬忠濤 梁立博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