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的足跡
——記集團公司勞動模范、義橋煤礦開拓工區區長秦顯臣
秦顯臣,中共黨員,國家注冊安全工程師,現任義橋煤礦開拓工區區長。自2002年7月參加工作以來,歷經采掘工、礦辦文秘、考核辦副主任、開拓工區黨支部書記、區長等各崗位歷練,該同志努力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實踐著一名共產黨員的人生價值,多次榮獲“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管理干部”、“愛崗敬業標兵”等各類榮譽稱號。
畢業于中國煤炭經濟學院的公關與文秘專業的秦顯臣,隨著工作的逐步深入,明顯感覺到自己的專業知識漸漸滿足不了安全生產工作的需要,從不服輸的他于是在2007年再一次踏上了高考之路,最終考取了中國礦業大學。有了五年的工作經驗,有了五年的煤礦經歷,他做到有的放矢,主修了地質工程,輔修了采礦工程。四年的專業學習,為他日后主管采掘一線工區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履職盡責,身先士卒,努力鑄就“王牌之師”
有人說“隊伍好不好,關鍵看領導”,要帶領大家干成事業,干好事業,秦顯臣做到了身先士卒。
三季度,為緩解3305工作面緊張的采掘接續局面,早日為3305工作面形成單軌吊運輸系統,開拓工區臨危受命,接力3305工作面單軌吊安裝工程。接到任務秦顯臣及時安排人員現場勘查,發現了諸多制約單軌吊施工的不利因素:巷道坡度起伏大(傾角最大處達22°)、路程長,施工環境高溫潮濕,加之巷道施工時采取沿煤層底板掘進、托頂煤施工,原架棚支護處巷高僅為
秦顯臣時刻揣著一顆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全年出勤達320余天。在6302工作面掘進期間經常連續跟班,早班跟完跟夜班,甚至繼續工作10多小時,真正做到了重點工程要靠上。正是在他的帶領下,2017年度該工區實現了安全生產,全年計劃掘進進尺為
2017年上半年,他帶領著開拓隊伍先后轉戰三、四、六三個采區,本著“安全、質量、生產、文明”四并重的原則,安全生產方面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一是破冰前行,解決了三采區的生產瓶頸問題。三采區水倉、泵房、變電所于2月底如期交付使用,完整的通風、排水等生產系統形成,為三采區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打開及3305兩條順槽的正常掘進創造了有利條件。六采區三聯于3月底如期交付使用,為6302工作面生產系統形成創造了有利條件。二是堅持正規循環,集產集休新模式下屢創新高。面對集產集休生產時間減少為25天的新常態,保持“減時不減量,全力保持續”的新姿態,創出了生產進尺“三連跳”的新狀態。第一次是6302軌道順槽單頭掘進進尺達
秦顯臣,一名基層崗位上的領頭人,將義橋煤礦開拓工區真正打造成了一個“王牌之師”。
前沿練兵、管理增效,帶隊伍“獨有良方”
開拓工區施工地點多,工程任務重,這就要求工區管理人員必須合理組織、統籌安排,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完成生產任務。秦顯臣立足于生產現場實際集思廣益,想辦法解難題,攻堅克難,創新管理思路,帶領干部職工努力在掘進提效之路上奮勇前行。
階梯式培養,訓練掘進精兵。2017年7月,集團公司為各企業注入了新生力量。此次共有16名新職工入職開拓工區工作。為了給區隊和企業盡快培養出一批掘進精兵,為礦井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秦顯臣經過深思熟慮,制定出學徒階梯式培養管理辦法。即兩名師傅帶一個徒弟,徒弟首月出徒即學會操作生產工具、熟知工作流程的,獎勵師徒各700分;次月出徒的,獎勵500分;第三個月才出徒,獎勵300分。反之,若徒弟第四個月仍無法完成單獨操作,罰師徒各300分;第五個月仍無法單獨操作,罰師徒各500分;第六個月仍無法單獨操作,罰師徒各700分。
提升掘進單兵作戰力量,以單兵提效。通過多年來的現場管理實踐,秦顯臣認為,若要提升掘進效率,提升職工單兵作戰能力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口。為使每一名職工成功成才,成為一名掘進多面手,成為一專多能的骨干力量。秦顯臣及時摸排職工各工種持證種類數目,安排持證到期人員培訓教育,力爭一人三證。他要求骨干生產人員必須持有打眼支護工、爆破工、信號工、瓦檢工、皮帶司機、耙裝機司機等各工種中的兩種或三種工種證。舉例來講,職工徐紅國作為班長,當班次組織人員迎頭施工,平行作業及耙裝迎頭時作為耙裝機司機耙裝作業,耙出迎頭后作為打眼支護工,出矸時又“搖身一變”成為皮帶司機。秦顯臣同志將這一點稱之為單兵提效。
激發奮進能動力,以激勵增效。為認真貫徹執行集團公司掘進提效精神,秦顯臣經過深入思考后,采取班定量日定尺月考核年總評的四級考核機制:具體即以月初生產計劃的5%為基點分設4個臺階,月度任務超額完成5%的班組人員工分獎勵分別為300分、200分(跟班管理人員及班組長300分、班組其他人員200分);月度任務超額完成10%的班組人員工分獎勵分別為600分、400分;月度任務超額完成15%的班組人員工分獎勵900分、600分;月度任務超額完成20%以上的班組人員工分獎勵達到最高獎勵標準1200分、900分。充分發揮薪酬分配體系中按勞分配多勞多得“指揮棒”的作用,傳遞壓力,激發出區隊班組生產能動性,使隊組真正嘗到安全進尺提效后的甜頭,秦顯臣將這一點稱之為激勵機制增效。
踐行改革,勇于創新,掘進成效“獨領風騷”
秦顯臣始終堅持科技創新服務生產的先進理念,積極鼓勵和引導工區技術、機電人員結合現場實際,不斷創新,在班組管理、機電生產設備和安全設施上進行多項小改小革。
秦顯臣設立了“四表一會”班組動態管理考核制度,嚴格考核兌現,以制度促進安全高效生產,提升掘進效率。制定出綜掘機一次性90°直角拐彎施工工藝,最終安全、高效完成開切眼任務。為解決綜掘機過斷層掘進難題,獨創綜掘機退機挑頂過斷層施工工藝,安全高效過斷層。為解決綜掘機電纜槽式跟機運行缺點,研究制定電纜運行優化方案:綜掘機電纜由原先在電纜卡槽內跟機運行改為架空“索道”運行,使綜掘機電纜安全高效跟機運行。為提升軌道出渣效率,研究出可整體前移的移動式車場。這些改革創新的舉措不僅提高了掘進生產效率、節省了人力物力,更提高了施工安全系數,得到了礦領導和兄弟單位的一致好評。
秦顯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了閃光的足跡,也印證著他對本區隊職工承諾的一樣:扎根煤海第一線,奉獻光熱沖在前……
■ 義橋煤礦 邵長坤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