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金源煤礦對礦井主通風機系統進行更換改造。
早6時,在調度室的統一指揮下,通風機改造工程正式開始,舊通風機隨即停機停風,三把割槍同時飛舞。7時30分,舊通風機拆除吊裝完畢,并立即進入風門、Y型風道的安裝;12時,Y型風道及風道連接筒起吊安裝到位,風機風道合茬成功;與此同時4臺變頻器連線調試完畢;下午15時,進行4道風門的調試、所有連接螺栓的緊固、基礎調平及緊固;16時58分,兩臺通風機開始進行空運轉試機;17時10分,開始恢復礦井通風,時間節點準確無誤,歷時11小時的通風機雙機改造工程全部順利完成,也創下了金源煤礦通風機改造工程施工的新記錄。
通風機是礦井安全生產的關鍵設備,金源煤礦原使用主通風機為2006年生產的FBCDZ/№(B)25 2×250型抽出式對旋軸流通風機,設備陳舊老化,故障率較高。且采用單風道機械牽引風機移動式倒風機方式,倒風機時需多人配合協調操作,工序繁瑣,穩定性較差,不能保證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的備用風機必須在10分鐘之內開動,已經嚴重影響到礦井通風安全。金源煤礦地質條件復雜,一旦出現礦井停風問題容易導致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為此,金源煤礦將其列為年度改造重點工程來抓,并下決心要對該通風機系統進行徹底改造。為了能達到良好的改造效果,同時又能節省改造時間和改造資金,面對問題不等不靠,該礦礦長林衛國積極組織機電部門進行多方大量調研,機電礦長劉金偉親自組織技術人員召開技術方案探討會,明確了各個設備節點的銜接及基礎連接方式,對多套方案進行專題研究反復論斷,在集團公司的統一調度下,最終確定使用兄弟礦井替換下來的FBCDZ/№2 2×280型抽出式對旋軸流通風機進行回廠修復。并放棄使用傳統的磚混結構雙風道設計,創造性的自主設計采用鋼制Y型風道確定為施工方案,將單風道改為鋼制Y型雙風道,風道由鋼結構進行對接,使用圓變方,穩壓風筒、Y型結構、進風彎頭進行改造。金屬結構Y型雙風道系統施工快、費用低,整體可節省安裝費用近46余萬元,節省設計費用18萬元。同時也盤活了集團資產,省去了新購買設備的費用,節省購置費用近100余萬元。一舉解決了改造費用高,因磚混結構施工周期長,影響礦井正常通風時間長的難題。
由于主通風機的安裝任務比較繁重復雜,且安裝精度較高,大部分礦井都采用外委專業隊伍施工。該礦在反復論證和調研施工工藝及技術難度的基礎上,本著安全第一、保障有力、鍛煉隊伍、節約資金的原則,最后大膽決策,決定進行自主安裝施工。安裝任務交由該礦運轉工區負責,機修廠、運輸工區等單位抽調技術人員完成。為了順利完成安裝任務,使工程施工時間進一步縮短,反復修改施工方案,校訂各類施工基準線及標高,最終所有的安裝基準線全部正確,合茬處的縫隙精確在7mm,大大縮短了施工進度,較原定施工進度提前了4小時,在施工現場共計投入4臺電焊機、8個電氣焊工,共計施工了30余米的焊縫,確保了設備安裝一步到位,一次試機成功,再一次刷新了改造工程的施工記錄。
停風安裝當天,該礦制定了完備的主通風機停止運轉應急預案。在機電礦長的帶領指揮下,30余名施工人員分工明確,緊張有序。逐一拆掉舊風機,將Y型金屬風道安裝在風道口形成雙風道和兩臺新風機對接合茬,安裝風機蝶形閘閥和垂直風門,對變頻系統和閥門控制系統連接調試。從早晨6點到下午5點鐘僅用時11小時兩臺通風機順利安裝完工,比預定時間提前了9小時。通風機順利改造完畢后,立即組織人員恢復礦井通風,并對井下各測風點進行測量,改造完畢后負壓1700pa(原有負壓在2100pa)時就能滿足礦井風量要求,并測量了2100pa時井下風量較改造之前多增加預留風量1000立方,為礦井下一步的開拓延伸創造了良好的通風環境,同時通風機效率大大提升,電機輸出功率下降了100KW,每年可節省電量87600KWh,節省電費61.3萬元。
此次改造的風機全長35.2米,重量152噸,共計3224條螺栓,145個大型零部件。運轉工區、運輸工區、機修廠共計30多人參與改造施工,所有的設備組件都是在精心的組織下一點點拼裝完成,一個個組裝成功,一次次焊接固定,一條條反復確認,最后一次試機成功,設備由空運轉到全負載運行,順利通過技術標準和實用要求,達到預期使用效果。
據悉,金源煤礦主通風機系統改造安裝任務的順利完成,既節約了大量資金,又鍛煉了隊伍,嚴格的踐行了集團公司提出的“向七個方面降成本、向十個方面要效益”的任務目標,同時也標志著金源煤礦正在向集約型、技術型礦井大幅邁進。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